Previous Next

近年,大眾對性小眾的關注有所提升,惟當中仍有不被理解的一群。「雙性人」意指性發展障礙人士,過去10年,本港共有59名初生嬰兒被診斷為性別不明或假兩性畸形。有過來人坦言,小時候屢被老師及同學取笑,升中前進行逾20次性別重置手術,屢次手術失敗,飽受痛苦。去年,聯合國發布有關雙性人人權的技術說明,建議確保任何人不會在嬰孩時期接受不必要的醫治和手術治療,保護其身體完整性、自主權和自決權。有醫生及學者盼望,本港能夠加快推展上述建議,令雙性兒童都享有快樂的童年。 

「我不嚮往做男性,也不渴求做女性……」別名「細細老師」的陸月明,是香港首位公開身份的雙性人,她分享,其性器官自出生以來已跟其他人不同,「儘管我有陰莖,但尿道口卻在女性陰道附近。」面對性發展障礙,醫生直言不能肯定其性別,直至近半歲時其睪丸發育,加上是家中第一胎,順理成章成為「男性」。

外號「細細老師」的陸月明是香港首位公開身份的雙性人。
外號「細細老師」的陸月明是香港首位公開身份的雙性人。

性別定型手術複雜成功率低

陸月明憶述,由於不可以站着如廁,小學時總會避免在小息和同學一起去洗手間,卻因而被老師責罵及取笑,又被同學嘲諷其不是男生,「整個童年都好不開心。」直至8歲那年,她被安排進行性別定型手術,嘗試把尿道重置在陰莖內,自此踏入不斷做手術的漩渦,「我翻開以前的日記,數到自己做過20次手術後,已經不敢再數下去,情緒不太穩定。」

她指,由於尿道重建手術複雜,傷口大且容易發炎,使她如廁時漏尿,十分難堪,「這麼多年來,我只得1日成功,根本不可能站着如廁。」升中那年,她拒絕再進行任何手術,中三過後更轉讀夜校自修,與外界保持距離。

以男兒身生活30多年,陸月明在一次身體檢查期間,得悉自己體內有未發育完全的子宮和陰道,而醫生亦告訴她,保留男性生殖器官或有患癌風險。她指,小時候被逼做男生,最終也要把所有「構建」的男性性器官切除。後來,她改以女性身份繼續生活,沒料陰道重建手術也失敗告終,除了留有疤痕,坐着、站着、走路都不自在,「當初或不應該做手術。」

陸月明獲邀到不同地方交流,為雙性群體爭取權益。
陸月明獲邀到不同地方交流,為雙性群體爭取權益。

雙性嬰孩父母同樣須支援

雙性身份及進出醫院做手術的童年,無疑為陸月明帶來陰影及心理壓力。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教育主任周卉卉指,性發展障礙在醫學上的定義廣泛,不止困擾嬰孩及其父母,也令許多年齡層受影響,「有些人從外觀看不出來,也不知自己有性別不明的問題,直至青春期沒有月經,甚至長大後有生育問題,做身體檢查才發現。」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心理學講師徐燕齡博士亦言,雙性嬰孩的父母同樣需要支援,「應否向子女坦白?又該何時坦白及如何坦白?如果長大後才向子女說明,會有很大影響。」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棨諾一直對性發展障礙議題有所研究,他指,相關情況是源於染色體變異而導致身體結構不同,是與生俱來而非患病,「關注者都希望去病化,因是一種多元染色體的表現。」他分享,要處理性發展障礙人士的心理狀況並不容易,「他們對自己也有不少誤解。」

翻查資料,不少外國地區皆有為雙性人士設有「未說明」的性別標記。麥棨諾表示,為性發展障礙嬰孩判定是男是女,不應流於表面,只依照性器官發展情況或性激素多寡,而是經由嬰孩長大後的認知決定。他指,現時醫學界有青春期阻斷劑,可以協助有性發展障礙的人士,壓抑青春期因為睪丸、卵巢釋放性激素而影響腦袋認知,從而認清自己的「性別」。他強調,除了會危害到生命的緊急情況,家長要認清,沒有必要為嬰孩進行侵入性手術,以「決定」性別。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在去年11月,發布了一份有關雙性人人權的技術說明,建議確保任何人都不會在嬰孩時期,接受不必要的醫治和手術治療,保證相關兒童的身體完整性、自主權和自決權。及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亦於今年4月初通過決議,打擊對雙性人的歧視。

醫管局指,過去10年本港有59名初生嬰兒被診斷為性別不明或假兩性畸形。
醫管局指,過去10年本港有59名初生嬰兒被診斷為性別不明或假兩性畸形。

社會欠關注 議員冀推動共融

上月,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就雙性人權益提出書面質詢,獲醫院管理局回覆指,過去10年,本港共有59名初生嬰兒被診斷為性別不明或假兩性畸形;雙性嬰兒可由包括性別不明或假兩性畸形等不同的潛在臨床情況引起,故數字只可供一般參考。局方亦指,如初生嬰兒的外陰性別不明,醫管局的跨專業團隊會與該嬰兒家長商討及評估,並在家長同意下採取符合嬰兒最佳利益的治療方式。政府已向衞生署及醫管局相關醫護人員提供對處理性小眾敏感度的培訓資料。

江玉歡指,近日收到雙性人的求助信件,除了表達生活上的障礙及不便,也有個案在未成年時進行了性器官切除手術,構成心理及生理上的後遺症。她希望可以藉此喚起社會關注,使香港將來提高雙性人的基本生存、完整身體、醫療及性別自主權,亦盼政府考慮跟平機會、醫衞局、入境處及社會福利署等持份者協調,在現有法規和政策下,優化雙性人權益,推動共融社會的精神。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日前收到雙性人的求助信件。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日前收到雙性人的求助信件。

陸月明直言,當年勇敢公開自己雙性人的身份,有傳媒報道,本以為會獲相關部門跟進,無奈不果。她說,醫管局願意公開相關數字及表明有跨專業團隊支援家長,已有進步,但更希望數字列明,過去有多少雙性孩子因發展障礙而做手術,另除醫療照顧外,有否提供心理上的幫助。她盼望,政府積極考慮禁止12歲以下孩童進行非緊急、不會危害生命的性器官手術。

聯合國和世界衞生組織曾推算,全球雙性人的比率或達⼈口的1.7%。周卉卉指,她曾為60名來自不同學校的校長及老師進行講座,從未有聽眾對雙性人的話題反感,而令她意外的是,當中有3間幼稚園也有雙性學童,證明碰到雙性人的機率,並非大家想像中那麼低。

眾人認為,歧視源於大眾不理解,必須提高市民對雙性人的認知。徐燕齡指,外國有圖書介紹雙性人,但香港是二元性別社會,甚少在社會有相關解說,雙性群體默默承受被誤解及標籤的痛苦,「大眾不清楚,社會包容少,就會衍生出不同詞彙,形成歧視。」周卉卉認為,教育可從小做起,例如幼稚園教學童認識身體,除了男、女兩個性別,也可提及雙性情況,「起碼小朋友不會因而大驚小怪,從小建立不同概念,已能帶來微小的改變。」

大眾謬誤多 宜立法教育推廣性多元

台灣有協會積極推廣,盼解開大眾對「雙性人」謬誤,以促進共融。

2018年,台灣監察院按聯合國的比率推算,當地可能有40萬名雙性人,然而社會對此性小眾群體仍存有誤解。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理事長吳伊婷指,有些人認為雙性人是「病態」、是跨性別者,甚或認為雙性人可以透過手術變成「正常人」,「雙性人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性別特徵發展的多樣性表現。」她直言,當地許多醫療人員對雙性人也缺乏了解,「不只是在療程上的不尊重,而是進行了不必要的檢查或手術。」

她指,雙性人面對社會的歧視與排斥,或會造成身份認同上的困擾。協會曾接獲一位雙性人的求助,他在幼年時曾接受過多次手術,但長大後才知道小時候多次進出醫院,使他成年後感到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

吳伊婷認為,保障雙性人權益,可以從立法保障、教育及改革醫療體系等方面着手,針對前者,可以制訂相關法律,保障雙性人的醫療自主權、性別認同權和不受歧視的權利。她補充,要讓雙性人或性小眾邁向共融,第一步是提高社會大眾的認識和包容度,讓更多人了解性多元,打破刻板印象。

有內地農民意外收養了一個雙性嬰兒,一度欲賣腎籌錢為孩童醫病。
有內地農民意外收養了一個雙性嬰兒,一度欲賣腎籌錢為孩童醫病。

海南農民收養雙性嬰 賣腎籌錢做性別手術

早年有農民在海南三亞工作時,意外收養了一個雙性嬰兒,無奈因為沒有資金為孩子治病,欲賣腎籌錢,被廣泛報道。

河南樊姓農民2012年到海南三亞工作,意外發現一個被遺棄的雙性嬰兒。他早年喪妻,沒有子嗣,即使醫生說明該孩子有性發展異常,都決心收養。當時醫生指出,3歲前為孩子作性別定型手術較理想,惟手術費高達20萬元人民幣。身無分文的樊四出工作,並帶孩子穿梭不同醫院做檢查,最終在2016年遠赴北京兒童醫院就醫。

樊氏為救孩子,直言願意賣腎籌錢,獲得內地傳媒關注且廣泛報道,幸得公益組織支持及協助籌募醫藥費。後來,善款加上其積蓄已達30萬元人民幣,他宣布停止募捐,並會在傳媒監督下使用金錢,盼其孩子能健康成長。

記者:仇凱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