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發展是大勢所趨,同時因養車開銷較油車便宜,日漸受本港車主青睞。截至今年9月底,本港電動車數目從2019年約1.4萬輛,大增至9月錄10.2萬輛,不足5年時間增長超過6倍,佔車輛總數約11.2%。不過,現時電動車配套不足,相關基建尤其是充電樁建設緩慢,令全港每11輛車便要「爭」一個充電樁充電。業界指政府資助私人屋苑安裝充電樁批核時間緩慢,整個過程需2至3年,加上申請關卡眾多,認為審批上有加速空間;亦有意見指須充分利用各類空間,包括路邊停車位加設充電樁。
已有4年駕齡、現年27歲的李先生去年由汽油車轉為使用電動車,認為電動車爬斜坡及瞬間加速等表現出乎意料。但他稱現時電動車在充電上未算方便,如其居住的屋苑停車場暫時未設充電停車位,因此要到5公里以外的商場或加油站充電。
僅101個屋苑完成安裝設施
其實政府早於2020年推出「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協助私人屋苑停車場安裝相關基建,當局早前曾指計劃截至去年底收到788份申請,並有724份獲批。不過截至今年6月,本港僅有101個屋苑完成安裝相關設施。董清良指,申請牽涉業主立案法團及電力公司等,加上批核時間緩慢,因此「相當麻煩」。
曾親身處理相關手續的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就指,整個過程需2至3年,申請關卡眾多,包括需要有心車主與所住屋苑管理處、電力公司等相關方溝通並搭建電線等設施,尤其若屋苑停車場本身並無大型電力供應,或需要召開業主大會撥出預算,相信需時較長也可以理解,不過相信相關過程仍有加速空間。
設施分布失衡 新界明顯偏少
事實上,本港近年力推「電動車一換一」政策優惠,吸引不少車主將汽油車換成電動車。不過電動車充電樁分布明顯失衡,香港電動車業總商會發言人范繼陶指,新界充電設施明顯偏少,「譬如大埔只有191個充電站,元朗更只得36個充電站,反觀灣仔區及中西區,分別有534及458個」。他認為情況不理想,尤其新界北部都會區等新區發展迅速、需更多充電設施以滿足相關需要。
本港寸金尺土,新設電動車充電樁選址亦成問題。該會會長董清良認為,本港仍有不少地方可建設相關設施,「包括新界、九龍有一些『廢路』、隧道口附近的一些空餘土地,均適合用作路邊充電站」。此外他又認為,近年本港新建的各大立體停車場均應配有電動車快充設施,「18區內每一區都應有一個(這樣的停車場)」。
未來或逐步轉向「用者自付」
不過,充電樁建設或許不僅面臨寸金尺土的問題,董清良指,已見到業界有心人士擬籌建充電設施,惟「唔知搵邊個(政府部門)好」,而且目前本港仍未設立統一的電動車充電樁標準,影響相關基建建設進程。他建議當局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或委員會加以推進,並引入私人企業參與建設充電設施,以提升電動車主體驗及交通暢順程度。
本港商場、加油站等地陸續加開電動車充電位,但市場偶有「霸位」情況出現,尤其部分公共免費充電設施長期遭車輛佔據,導致充電輪候時間較長。方保僑建議未來免費充電位可逐步轉向「用者自付」,相信可解決部分問題。
部分油站擬轉型至充電站
對於充電樁不足問題,環境及生態局回應查詢時指,當局會逐步把充電服務市場化,並推進將部分油站轉型至充電站等措施,長遠目標是在2027年中前,將香港公共和私人充電停車位總數提升至約20萬個。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年的《施政報告》曾提出,港府將推出3億元新計劃,資助私營機構安裝高速公共充電設施,至2030年累計裝置3000支高速充電椿,額外支援約16萬輛電動車。環境及生態局指,本港土地珍貴,未來公共充電網絡應以高速充電樁(>100kW)為骨幹,並以大幅提升使用電動車方便性為前提,目前正擬定計劃內容,詳情將稍後公布。
記者:楊括
相關文章:
內地造車新勢力崛起 料進軍東南亞及中東等新市場 盈利具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