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積極鼓勵青年到大灣區發展,善德基金會昨舉行「香港學生大灣區生涯規劃發展論壇」,希望藉此加強教師和家長對大灣區發展的了解,進而協助學生規劃前路,裝備好自己,論壇吸引逾250名中小學校長、老師及家長參加。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在論壇中形容大灣區發展極具潛力,又指本港學生有國際化視野及人脈的優勢,鼓勵學生「不要局限自己的可能性」。

記者 鍾綽盈


論壇邀請政府官員和業界代表就大灣區生涯規劃的最新情況、學生升學及就業機會等議題進行討論,交流意見和分享經驗,加強教育界對裝備好青年建立大灣區生涯規劃藍圖的認識,幫助學生了解大灣區的發展現狀,及早規劃升學與就業。


港生具國際視野人脈優勢

教大校長李子建在論壇中表示,大灣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形容大灣區發展極具潛力。隨着經濟實力的增強,大灣區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及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此外,粵港澳三地在科技研發及轉化能力方面突出,擁有多間全國乃至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及高新技術企業。

李子建又指,本港學生在內地求學有國際化視野及人脈的優勢,鼓勵學生裝備好自己,並「不要局限自己的可能性」。他亦鼓勵社會組織更多論壇及會議,匯聚思維、拓展知識,助力香港教育界融入大灣區生態系統,推動人才培養。

不少年輕人擔心內地薪酬較香港低,全國人大代表林至頴分享時指,內地有許多補貼政策,如住房、生活及交通補貼等,形容內地視港澳青年為寶;加上內地的生活成本普遍低於香港,選擇也更多,考慮到各種因素,其實負擔與在香港生活「差不多」。

林至頴又指,本港年輕人在大灣區的就業機遇大。大灣區僱主尋求具有開闊眼界和語言能力高的員工,尤其在科技創新領域,需要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和不同國際手段傳播訊息能力的年輕人。相對內地年輕人,本港年輕人具備敏銳思維之餘,在訊息接收及知識面上較廣泛。


就業機會薪酬不斷增加

他認為,中國的就業機會、工作環境和薪酬待遇在不斷增加和改善,預料「未來10年的中國是全球最多機會的地方」。他鼓勵學生嘗試從中國視角看世界,增強認同感,明白「積極進入內地就業,一樣能開拓一片天地」。

善德基金會常務副主席湯修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高質量的發展機遇。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本港青年精通兩文三語,具備國際視野和開放創新的精神,能在大灣區的建設中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