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值多事之秋,社會事件未過,新肺炎又襲港,兩件負面大事夾纏在一起,產生巨大的衝擊,不但影響政治經濟,同時對人的情緒有很大影響。如果留意一下,經常瀏覽社交平台的用家,心情似乎特別容易波動。

疫情假資訊氾濫

新肺炎令社會人心惶惶,公眾的信心脆弱。當局宣布內地來港人士須接受隔離後,市面即出現搶購日常用品的熱潮。這種敏感的反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港元危機、福島核意外時都出現過。當年福島核電廠漏核,傳聞指食鹽可以防止核感染,於是市民出現「盲搶鹽」。現時資訊流通廣泛,卻沒有改變這種恐慌心態,甚至有加劇的情況。

市民在不明朗氣氛下容易起哄,皆因缺乏安全感。有志願機構就提供「貼士」,保持情緒穩定,其中一樣就是減少接觸不實的電子資訊,同時在轉發時也要小心處理。這類訊息在網絡上大量流傳,特別是在社交平台更加氾濫,成為今次疫潮與上次沙士時沒有遇到的另一困難。

憤怒內容傷情緒

社會出現天災,公眾對資訊特別渴求,本來就容易衍生謠言。在社交媒體發達下,謠言流傳速度更加驚人。過去,資訊要大量散播,必須經由電視、電台、報章,當中電視電台是受牌照機構監管的,發布訊息非常小心,故此謠言以「路邊社」的方式流傳,影響始終較小。現時社媒發達,本來這些平台應該有查核內容的責任,特別是涉及疫情、公眾秩序等大眾議題。然而,從最近的個案顯示,平台監管虛假消息的工作非常粗鬆,各種不實消息幾乎是隨時流傳。

除了假消息外,網絡上同時流傳大量影片、帖文,內容都相當激進,無論立場是甚麼,都是態度強硬,黑白分明,充滿憤怒的情緒。這些內容雖然不涉及虛假資訊,但多看了同樣對精神健康有影響。

重口味易變沉溺

這些「重口味」的網絡資訊,與傳統媒體的新聞相比,可能更具感官刺激,看多了受眾在心理上會習慣在同溫層的氣氛,慢慢會養成沉溺,不斷收看,愈來愈會投入,個人的喜怒哀樂會受到主宰,而且變成有依賴性,最後變成惡性循環。

社交平台能夠在感性上有這樣大的渲染力,與其互動性有關係。由於受眾能夠發表意見,這些回饋往往很易觸動友儕間的神經,令負面的訊息在腦海中犖繞不去。

連月來的社會不安,已令很多人感覺到很大的精神壓力,過量接觸和投入負面的資訊,很易會令人變得不安、煩燥,想法變得極端,這種變化可能是當事人都未必自覺,所以如果發現到身邊有親人或朋友變得「燥底」,或者就需要留意,有需要時提醒他們減少或甚至停用社交媒體,可能也是讓心靈得到片刻寧靜和休息的方法。(吳順目)

全文刊於《星島日報》「拆破傳媒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