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內地不少城巿及其他國家都有大量病人康復出院,法國甚至全部確診病人都已出院,惟本港病人康復數字卻偏低。《星島日報》報道,港府四大專家之一、中大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許樹昌推斷,原因可能是本港使用的試劑來自羅氏藥廠,其對病毒的敏感度較高,「只要有少少病毒便會顯示為陽性」,因此令本港出院數字未如其他國家高。許樹昌又指,本港的防疫措施尚算有效,如本月八日實施強制檢疫後,外地輸入幾乎絕迹,而本地個案均較零星及非持續,而且部分源頭可以追蹤,故認為現時只是間歇性的社區爆發。記者 呂穎姍

「少少病毒便呈陽性」

截至二月二十四日,不少早爆發新冠肺炎的地區如內地及新加坡康復率約為三成五及五成八,相比起本港康復率僅二成二高。身為專家小組一員的許樹昌同意,比起其他地區,本港的出院日期較慢。他相信此是因為本港使用的為羅氏藥廠的試劑,其對病毒的敏感度較高,而新加坡及南韓等地則是用自己國家研發的。他透露,此試劑只要有少少病毒便會呈陽性,故有不少情況穩定者因而未能出院,「有個案三個星期一直穩定,沒有發燒,但一直驗都是陽性。」

他亦表示,受感染時病毒感染的病毒數量、年齡及有沒有長期病患也會影響住院時間,「有長期病患的容易會有呼吸衰竭,如情況持續,會造成多種器官衰竭。」而現時只要其病情穩定、不用吸氧氣、肺片有進展及兩次相隔二十四小時的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呈陰性反應則可出院,許表示,本港可以出院的一般都在發病後二至三星期,故已經對病毒有抗體,「基本上都好安全。」至於康復患者是否終身免疫,他則指現時仍未掌握抗體留在身體的時間,但相信短時間內再感染的機會很微。

只是間歇性社區爆發

現時所有確診患者,不論輕症重症,還是長期病患,均會使用抗病毒藥物蛋白酶抑制劑(Kaletra)及利巴韋林(Ribavirin),而非如新加坡及南韓等地在肺炎及缺氧情況下才用藥。許指出,整個治療療程為十四日,大部分病人在完成治療後都有好轉,「重病的人可以給氧氣或是呼吸機協助,但藥物劑類是不會變。」另外,針對患者病發首七天,醫院會提供干擾素以作治療,「但過了七日便不會,怕會延長其免疫風暴。」免疫風暴即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代表人體的觸發免疫系統出現猛烈反應,反過來傷害自身身體。

本港疫情持續,相反澳門截至前日已連續二十日沒有新個案,令人擔心或會演變成香港的風土病,許樹昌表示,現時本港只有八十多宗案例,說是風土病是言之過早,而且澳門人口較少,香港中港融合等因素亦令防疫指施增添難度。至於本港開始有沒有病徵的個案出現,許樹昌認為沒有病徵者亦有一定的傳染性,有成為隱形傳播鏈的風險,「但不會是主要的傳播鏈。」

許樹昌又指,本港的防疫指施尚算有效,如本月八日實施強制檢疫後,外地輸入幾乎絕迹,而現時確診個案中有十九宗為本地個案,但由於相關個案均較零星及非持續,而且部分源頭可以追蹤,故認為現時只是間歇性的社區爆發。他續指,專家小組大概每星期也會與特首開會,就疫情及防疫措施提出建議,「只要不涉及政治的建議都容易搞得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