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得悉,司法機構最快於三月九日有限度開放各區裁判法院,專責處理在過去逾五星期積壓近千宗的「舊案」,希望在一周內清除堆積的所有舊案,司法機構將在特區政府公布停止「在家辦公」(home office)後一星期,便全面恢復各級法院的正常運作。至於原定於農曆年初五至今因疫情而未有如期審訊的案件,將全部延至四月中後,控辯雙方須「互夾檔期」,重新排期開審。而涉及預審的案件則可以書面形式,連同雙方的同意案情文件,以及起碼提供四個檔期日子給法庭考慮,以讓裁判官直接訂出審訊日期,省卻雙方律師出庭。

消息指,西九龍及九龍城裁判法院的兩位主任裁判官羅德泉及嚴舜儀,日前與其他同袍,駐庭的主控官及當值律師等召開會議,商討裁判法院如何處理堆積的舊案,並作出初步多項的措施,包括各區的裁判法院會優先處理近千宗的還柙或保釋的「舊案」,除了第一庭外,其他原本負責案件審訊的其他庭,一律變成「答辯庭」,希望有一星期消除所有堆積的「舊案」,同時各庭都會處理一些新案。

原二月案件四月中後開審

此外,原定在二月份開審的案件,控辯雙方須「夾檔期」,重新訂於四月中後開審,而一些預審案則因疫情被逼延後,司法機構容許此類案件的控辯雙方律師,以書面形式,向法庭提供雙方的同意案情,以及起碼四個檔期供法庭考慮,希望盡量減少庭內的人流。

羅官建議在裁判法院恢復聆訊時,周一優先處理二月份第一個星期的舊案,星期二則處理二月份第二個星期的舊案,如此類推,希望在一星期內清理所有舊案。至於少年庭及小販庭的案件亦會尋求解決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司法機構自今年一月二十九日至今,因應公共衞生考慮,一直暫停正常辦公,只處理緊急及重要的案件,和被告的保釋申請或覆核,法庭超過一個月的停工,令大狀及律師均叫苦連天「零收入」,有新晉大狀更揚言「這樣下去沒有錢交租了」,此慘況令業內的大律師公會及律師會關注。

少年庭小販庭尋解決方案

《星島日報》早於本月十三日及二十日先後獨家披露,有多名資深大狀對於司法機構在「最後一刻」才正式公布法庭不運作消息,引起不滿及擔憂,司法機構有見及此,向各大狀Chambers發出長達八頁紙的「解畫」,並於同於十八日由高院首席法官潘兆初及其他法官與大律師公會及律師會的代表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減少積壓的案件。司法機構終於上周五向法律團體發出多項新方案,包括可透過電郵接收民事案的書面文件,提供視象或電話會議,增加處理重要或牽涉公眾利益的刑事判刑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