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將預留約四億五千萬元作律政司推行「願景二○三○——聚焦法治」十年計畫,旨在透過各持份者,如青年、律師、學者的交流及研究,向社會推廣對法治的正確理解,達致法治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並發揮香港在國際舞台的角色,促進國際法治的發展。計畫由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民事法律專員張錦慧及普惠避免及解決爭議辦公室主任丁國榮負責,目前尚處構思階段,現正着手邀請國際專家成立專責小組進行研究。鄭若驊強調,期望能透過計畫建立人人尊重法治的社會,並非針對指定群體。記者:張旭珊

計畫的構想源於「聯合國二○三○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目標十六:「創建和平、包容的社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讓所有人都能訴諸法治,在各級建立有效、負責和包容的機構。」鄭若驊昨日會見傳媒時提到,本港完善的司法制度可在當中發揮作用,從而鞏固、優化本港的法治,並將之推廣到其他地區,為香港帶來機遇。

計畫將分為短期、中期及長期三階段,並有五大方針,分別為:一、加強持份者協作,二、學術及專業交流研究,三、能力建設,四、透過活動推廣正確的法治觀念,五、釐清評價法治的方法。律政司現已開始相關工作,如着手整理本港法治的客觀資料,以助釐清評價法治的方法,並將不斷作法治教育及推廣,以建設市民對法治的掌握能力。鄭若驊表示,正待專家小組成立後,透過進行不同研究,制定更具體方案。

鄭若驊又提到,過去大半年的示威運動顯示市民對法治的理解出現兩極化,有些市民依然相信發人深省的真理,有些卻依從主觀判斷。她認為,現正好是機會讓市民加深對法治的認識,如教育市民相信證據、接受大眾有不同意見等的法治原則。惟她強調,計畫並非針對指定群體,而是希望建立人人尊重法治的社會。

「聚焦法治」分三階段推

除了加強本地的法治意識,計畫亦旨在將香港的法治推廣到其他地方,以促進國際法治的發展。政府已以「先行先試」的方式,與廣州及澳門建立聯度會議制度,加強中港彼此的法律合作,並試行推進香港專業服務在大灣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