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傳染性高,現時香港所有確診病人均須入住醫院隔離病房接受治療。隨着確診個案日趨增加,傳統隔離設施將近飽和,為應付公共衞生需要,醫管局聯同機電工程署研究將一般病房改建成為符合國際標準的隔離設施,並於聯合醫院推行先導計畫。工程主要包括加裝間隔門和抽氣扇,如有需要可添置專業過濾抽風裝置,預計一間可容納三十六名病人的普通病房,改裝費用最高需要一百萬元,工程可於兩星期內完成。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標準,負壓隔離病房的「換氣量」須每五分鐘將整個病房內的空氣徹底換一次,而且氣流須朝單方向排出室外,不作循環。醫管局高級行政經理(工程)源栢樑表示,計畫率先將聯合醫院邵逸夫大樓十四樓一間三十六人普通病房,改建成負氣壓病房,但目前項目仍屬先導階段,尚未正式投入服務。

與機電署合作設計

病房共有六個間房,每個間房提供六個牀位,工程人員於每個間房的窗上安裝兩把抽氣扇,增加病房的「換氣量」,由每十分鐘換一次至每五分鐘一次,加快速度將受染的空氣帶走。關閉病房的空氣循環系統,只容許空氣由鮮風入口或走廊流入病房。工程人員最後會在病房正門後加裝一道門,防止走廊和病房空氣直接接觸而抵消負氣壓,穩定氣流單方面朝抽氣扇排出窗外。

醫管局已跟機電工程署聯手合作,設計製造超過十部過濾抽風裝置,每部造價約五萬元。以聯合醫院的三十六人病房為例,改裝需要十二部過濾抽風裝置,連同加裝隔門和其他工程細節,工程費用約一百萬元。現時非緊急服務使用量下降,較多病房空置騰出,故改建工程可於兩星期內完成。至於改裝規模以及會否在聯網其他醫院推行計畫,將視乎醫管局根據疫情發展而決定。不過,改裝負氣壓病房同時會大量抽走冷氣,導致病房室溫較高,故不能完全替代傳統隔離病房。記者蕭文軒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