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繼續以雙位數增長,須留院接受隔離的病人遞增,為紓減公立醫院病牀壓力,醫管局正研究將病情穩定的患者,轉送至私家醫院繼續治療。惟前綫醫生指,私院過往在流感高峰期只曾接收少量公院病人,其隔離設備亦有限,憂慮患者的病情一旦轉差或須送返公院,運載病人的過程可能增加傳播風險。傳染病專家直言,私院於傳染病防控的軟硬件配套不足,院內爆發的風險不低,加上病牀數目少,徵用私院作二綫隔離病牀的成本效益不成正比。比起向私院借牀,議員建議先用盡公營體系內的病牀作二綫隔離。

記者 林紫晴 李卓穎

本港昨日新增二十五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累計達九百六十宗。據醫管局資料,截至昨日中午,七百四十四人正接受隔離治療,隔離病房使用率已達七成八,其中逾一百名病人正使用早前開啟的第二綫隔離病牀。外界憂慮新型肺炎確診個案一旦持續急增,短期內公院的隔離病牀將超出負荷。為紓減病牀壓力,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早前透露,局方正研究將病情穩定的患者,轉送至私家醫院繼續治療,惟醫護界普遍認為成效存疑。

向私院借牀欠成本效益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指出,判斷病人是否可轉到二綫病牀,取決於其醫療或隔離需要,若所有病徵已消失,但病毒檢測呈陽性,此類患者有隔離需要,把病人送往隔離設施便可;至於出現肺纖維化等「手尾長」的個案,雖未必須繼續入住一綫隔離病牀,但仍有醫療或復康需要,宜轉往特別指定的醫院。

不過,梁子超指出,私院向來在傳染病防控的軟硬件配套不足,可借用的牀位也不多,若將病情穩定或輕微的個案轉院,有機會在私院內形成交叉感染,繼而導致大型院內爆發,「向私院借牀的成本效益根本不成正比,背後的潛在風險和代價也太大。」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亦憂慮,在運載病人轉院的過程,反而可能增加傳播風險。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表示,私院過往很少接收隔離個案,即使私院願意接收病情穩定的新型肺炎患者,相信只佔很少數,對紓減公立醫院病牀壓力幫助不大,「接收一個隔離個案,即是要使用一間單人病房,成本好高。」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認同,其尚未啟用的醫院內負壓病房也為數不多,醫管局以往建議私院將傳染病個案轉到公院,故普遍私院設施不足,「私院只能提供有限度的隔離病牀,慣常將懷疑個案暫時安排在隔離病房等轉院。」

改劃內科病房可省運輸時間

事實上,醫管局近年與兩所私家醫院協議,於流感高峰期轉介公院病人到兩院,以減輕公院負擔。翻查立法會文件,一七至一九兩個年度的流感高峰期內,醫管局只合共將八十六名公院病人,轉到兩所私院接受治療。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指,對照公院急症室一日接收數十名至百名病人,向私院借用數十張病牀,實際只是象徵式支援,「過往三個月私院都沒有接收發燒、懷疑染疫病人,主要還是靠公院無上限收診。」

除了隔離病牀數目不足以外,前綫醫生聯盟主席冼建文認為,私院深切治療配備也不容忽視,「情況穩定患者的病情一旦惡化,便可能要插喉,或使用深切治療部的設備。」他續指,這類情況於私院並不常見,其深切治療部未必可應付,有機會須送返公院繼續治療,無助分擔公立醫院的病牀壓力。

觀乎醫管局目前約有二萬八千張病牀,當中包括一千四百張隔離病牀,以及約九千張內科病牀,陳沛然認為,此情況下向私院徵用一兩百張病牀,並非最優先選項,「目前內科病房的病牀使用率下跌至不足八成,有足夠人手可作調配,故應首先在院內改裝更多二綫隔離病牀。」他續指,院內改劃病牀可把運輸時間及距離縮短,更謹慎地降低感染風險,盡量避免出現防疫漏洞引起疫症大爆發。

應把非緊急服務轉送私院

梁子超認為,港府應從上下層分流着手,減少有待確診的患者一人佔用隔離病房,後期確患者則可安排送往檢疫設施或指定醫院,務求一綫隔離病牀可繼續招收新症,至於公院原有的非緊急醫療服務,應更積極安排轉往私院,「專科門診有最多空間吸納更多個案。」

為增加臨時二綫隔離病牀,馬仲儀則建議,政府將亞洲博覽館等改建成臨時醫院,安排將近完成隔離的輕微患者入住,並安排少量醫護人員照顧,「只要確保空氣流通,不一定要負壓病房規格。」

倡徵整幢醫院作二綫隔離

梁子超亦建議港府可參考意大利的做法,將整幢復康醫院轉為指定醫院。其實陳沛然早前亦曾向政府問及徵用整幢天水圍或北大嶼山醫院的可能性,「二綫隔離病房的設備不是最高規格,對病人和市民有一定風險,為防止交叉感染,要借牀就一定要徵用全幢醫院。」他續稱,若公營醫療體系內的病牀已經用盡,港府才應考慮使用其他場地設施。

全文刊《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