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趁早前口罩供應緊張及價格高企,訛稱有口罩出售詐財,甚至誘騙受害人協助「洗黑錢」,截至上月底,警方已接獲逾3000人報案,涉款近5000萬元,當中一家醫療中心負責人依照騙徒指示,將2000萬元轉帳至7個國家共14個海外帳戶,警方接報及時追回當中7成半款項。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協作隊第三隊李立民高級督察受訪時表示,今年元旦至上月31日共3個月為止,警方接獲1633宗網上買賣口罩騙案,主要針對個體消費者及公司,牽涉超過3000名受害人,年齡由13至69歲,包括學生、家庭主婦、白領及藍領人員,騙款高達4820萬元。

李立民續稱,警方調查發現,不少騙徒收取款項後沒有發貨,不久失去聯絡,更有騙徒以生意周轉不靈等理由向受害人借錢,從而套取其銀行帳戶號碼,繼而詐騙其他人,並指示眾人將購買口罩款項匯至該名受害人帳戶,隨後聲稱一時糊塗超額還款,要求受害人扣除借款及購買口罩費用後,將餘款返還騙徒指定戶口,令受害人變相為騙徒「洗黑錢」。

警方接獲口罩騙案後深入調查,李稱截至本月7日,警方共拘捕39人,包括27男12女,年齡介乎14至58歲,初步相信他們與120多宗網上買賣口罩騙案有關,當中有人單獨作案,也有集團式犯案。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楊蓉高級督察則交代最大損失金額的案件。她指出,本港一家診所2月初在網上刊登廣告徵求口罩,騙徒通過電郵與診所負責人聯絡,謊稱是歐洲供應商,負責人信以為真,數日內下訂單購買數款口罩及保護衣等大批防疫用品,並按指示將2000萬元轉至7個國家共14個海外帳戶,包括美國、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德國、波蘭及土耳其,隨後發現對方失去聯絡,於是報警,反詐騙協調中心即時聯絡當地執法機構,成功攔截其中7成半款項,共約1500萬元。

除了網上騙案,電話騙徒亦利用疫情詐財。楊表示,有騙徒假扮衞生署職員或內地公安等,巧立名目致電受害人,例如懷疑其帳戶與口罩騙案有關,故此已限制出入境,要求提供姓名、身分證號碼、銀行帳戶及密碼等個人資料以證清白,甚至誘使長者前往銀行申請網上銀行服務,隨後要求他們交出登入資料,受害人提供後發現銀行帳戶空空如也,才發現受騙。

楊續稱,與疫情有關的電話騙案,截至本月8日共有8宗,涉及金額620萬元,各受害人被騙金額由3萬元至253萬元不等,當中被騙金額最多的5宗騙案受害人,均因提供銀行帳戶等資料,被騙徒盜取帳戶款項,騙徒亦在其中4宗電騙案中現身,當中3宗是假扮內地公安約見受害人,甚至前往受害人寓所檢取其電話及網上銀行帳戶的保安編碼器,聲稱取證調查,令受害人損失帳戶內所有存款。

對於騙徒紛紛利用疫情詐財,李呼籲市民切勿向陌生人提供個人資料,亦要小心來歷不明的購物平台,網上購物前須留意網址會否冒認大型公司網站,亦要對賣家進行資料搜集,要求對方提供辨別身分的資料,例如銀行戶口。楊補充,由於大眾急需抗疫用品,疫情期間心情較為憂慮,容易被騙徒有機可乘,提醒市民任何外地執法人員取證前,必須通知香港警方,並在港警陪同下方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