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昨天再度錄得新冠肺炎「零確診」,更是新冠肺炎襲港至今,首次連續十四日沒有本地個案,可謂渡過疫情受控的「第一關」。疫情雖有放緩,市民相信仍要有頗長一段時間戴上口罩。港府防疫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透露,港府正研究向全港巿民派發可重用口罩。據了解,重用口罩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負責研發,該口罩連同過濾層可以清洗六十次,目前起碼已製作了七百萬個,創科局將於本周公布派發詳情。

創科局昨天回覆指,行政長官二月公布會利用「防疫抗疫基金」,資助研發及生產可重用的口罩,目標是令每一位市民都有一個可以耐用、可以重用的口罩。創新及科技局的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詳情會盡快公布。

已製成700萬個 最快本月起派發

據了解,重用口罩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負責研發,目前起碼已製作了七百萬個,希望市民人人有份,最快今個月可開始派發。消息指,創科局將於本周公布詳情,包括解釋重用口罩的技術、介紹如何使用,以及如何派發、是否讓即將復課的學童優先獲得重用口罩等。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表示,如政府計畫派發可重用口罩,需考慮設計是否人人合用,如有不同大小尺寸選擇以免造成浪費。他亦建議,如果市民去診所及醫院,或有呼吸道病徵,應使用即棄外科口罩;至於一般上班上學,可考慮使用可清洗、有過濾層的重用口罩,但亦需每天清洗。

BFE和PFE俱逾98%效能

據消息人士指,政府即將派發的重用口罩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負責研發。該機構早前曾研發一種可水洗重用的口罩,阻隔空氣中的微細粒子、細菌、病毒及PM2.5,當年測試顯示,口罩經水洗二十次後,仍可符合美國ASTM F2100 Level 2的口罩標準,即在細菌過濾(BFE)和微粒過濾(PFE)方面,都有逾百分之九十八的效能。

該款口罩採用獨特的技術,具抗菌和過濾粒子功能。該口罩藏有兩塊薄磁片,其弱磁場可以改變空氣中微粒的運動軌迹,令口罩纖維更有效阻隔微粒,降低佩戴者吸入灰塵及生物氣溶膠的機會。即使在懸浮粒子密度及環境濕度極高的情況下,仍可提供有效的阻隔功能。此外,口罩運用人體工學設計,立體剪裁亦令其更配合佩戴者面形,緊貼皮膚,在面部營造一個密封的結構,令阻隔有效。這款口罩曾於二○一八年獲「第四十六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不過未知今次全民派發的口罩是否採用同款及相同技術。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於二○○六年成立,由香港政府創新科技署撥款及香港理工大學承辦。研發中心致力透過科研發展及技術轉移促進紡織及時裝業邁向高增值生產及服務,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為了進一步開展這些研發項目,中心亦在二○一四年底設立研發團隊及研究實驗室,開展自主研發項目。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