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新冠肺炎肆虐多月,香港中醫業界只能遠觀,不能出一分力參與治療,香港中西結合醫學會榮譽會長黃譚智媛看得「一肚氣」。○三年沙士期間,她以醫管局高層身分穿針引綫,邀請廣東省中醫藥臨牀專家來港,研究中西結合療法,誰不知十七年後的疫症來臨,內地中醫藥技術更上一層樓,香港中醫卻連走進醫院看症的機會也沒有。眼見今次疫情將成為持久戰,她認為本港大學培訓的中醫畢業生,只要稍經傳染病訓練,即可投入抗疫戰場,為下一波爆發做好準備。

記者 郭增龍

港大醫學院畢業的黃譚智媛,具備婦產科、內科及公共衞生科的專科資格,但無論她昔日任職醫管局高層,抑或○七年退休後,依然不忘推動中醫發展,「我只是着力推廣我認為對社會有用的東西。」她對中醫的好奇心,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行程中,參觀中醫針灸麻醉的一幕,「病人是做開腦手術,用針灸麻醉後他竟然沒有痛楚,當時外國人覺得是巫術,或者只是心理作用。」

看針灸麻醉開腦啟發研究

她為了驗證針灸功效,於是學習針灸原理,並在贊育醫院開展研究,利用電針為過期妊娠的孕婦催生,發現功效與使用催產素的孕婦接近,惟她笑言當時自己只是寂寂無聞的小醫生,未有在學術期刊發表研究。不過,其後本港有學者與外國大學合作,研究利用耳針戒毒的功效,證實施針過程可刺激戒毒者釋出安多酚。她形容自此之後,中外針灸研究如雨後春筍,美國甚至有持牌針灸師的專業,成為首個踏進國際舞台的中醫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