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指面談對情緒病斷症更有效
05月24日
疫情下改以「隔空」輔助
面談形式的心理治療服務受疫情影響個案大減,部分機構也終止面談輔導,轉而以社交媒體或視像對話聯繫患者。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程志剛表示,不少市民因經濟負擔及害怕受染疫,減少外出;以該中心為例,面談輔導求助個案較以往少近三分之一,「好多個案都會不敢出來,但他們少了出來,不代表無情緒困擾。」
精神科醫學院院長吳文建透露,確實有患者因疫情而不來覆診,而且醫管局亦減少覆診,以免病人在院內感染。他說,雖然醫院會提供社康服務,但直言次數並不多,「你想見他們,他們都(因為疫情)怕。」他續指,對於控制病情而言,面談比起用社交應用程式更好,例如可以看到患者的樣子、打扮及手有沒有傷勢等,「如果衣衫襤褸的走入來,可能傳出異味,就可以知可能病情已經影響到他的自理能力。」
除了可更準確判定病情,亦可以在患者情緒突然惡化時,即時作出安慰及治療。他以有自殺傾向的患者為例,談及相關議題時,需要輔導者及醫生即時作支援及引導,「但在電話中,可能患者說到很害怕很絕望的時候,便會熄電話。其實遇到這些情況我們都會覺得很無助。」
不過,他認為社交應用程式亦有一定可取之處,以近期一些以輔導為目的的熱綫及社交媒體為例,認為此可成為一個起點,與患者建立初步關係,引導患者行出第一步;而且社交應用程式涵蓋面較廣,有不少年輕人用,但疫情後不可只依賴社交應用程式及電話支援,「建立了信任後,可以引導患者做面對面輔導。」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