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伊院普通科病房三人感染新冠肺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視察過伊院環境後會見傳媒,指覺得最大問題是社區爆發好犀利,社區疫情壓力大,一定會進入醫院,未必察覺到,老人家免疫反應慢,感染後身體不懂得馬上發燒,加上長期病患。

袁國勇指出,第一個確診病人入院時以為是心臟病、肺積水及咳嗽,其後才發現有新冠病毒感染。長者感染新冠病毒之後會先顯示舊患,就是氣促及咳嗽,醫護人員不會第一時間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他又指,這名92歲病人有時氣不順,拉低口罩呼吸,這些動作導致床邊、床欄污染病毒。而老婦可以手持拐杖,扶住途徑的床邊、床欄、枱邊去廁所,導致沿途設施受污染。

袁國勇相信,今次爆發是無明顯病症的病人入院時無及早發現導致。他認為,病毒空氣傳染導致爆發機會很微,而病房內其他病人及醫護人員檢測陰性。至於會否共用醫療儀器感染,他認為也是機會不大,而且醫院出現確診後將共用器具都已經丟棄。

袁國勇指出,今次病房爆發確切原因仍然需要調查,醫管局好明顯要跟進,如果病人入院似乎是心臟病等,如果病狀不清楚最好化驗新冠病毒。尤其是今次確診92歲女病人,其兒子住在慈雲山同樣確診,他認為,凡是病人與慈雲山有接觸,可能無發燒醫院都應該進行檢測。如果做的士或者飲食業,就算七八十歲都應該檢測,防止醫院出現群組感染。他不排除會繼續有病人出現確診,但暫時有接觸到病人都是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