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港人趕北上 港官何感想
01月05日
源頭不明個案太多
港人在新年後趕過關,很大原因是覺得短期內必須要回內地處理公私事務,也有人可能是想回內地過農曆年,現在回去相對簡便,於是及早動身,形成關口的「奇景」。
中港一水之隔,往來本應就密切,按照原先計畫,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理應可以爭取先通關。然而,要達致這個目標,在防控上差距就不能太遠。現時香港人口七百多萬,每日有十幾宗源頭不明個案,這個標準在內地來說已跌入高危,就算有人情考慮,都不可能在這個情況下放寬入境。
回想在疫情一、二波時,中港爭取人流早日互動,當時除了用社交距離控制外,在個案追蹤和檢測上都期望能夠有相近的標準。然而,本港的社區檢測,只是「擠牙膏式」逐步增強,至今檢測能力仍然追不上要求,不要說全民檢測,相對大規模的社區檢測,現在都未必做到。
另一個環節健康碼,曾幾何時吹得風風火火旳港康碼,變成雷聲大、雨點小,似乎沒有交到功課。代之而來的安心出行,功能有點非驢非馬,而且下載和使用率不理想。
源頭追蹤欠交功課
早前,中港專家在深圳交流,據聞關注點之一就是個案追蹤。香港不推健康碼,中央不會強加在港人身上,最重要是香港能拿出自己的方式,做到有效追蹤。像第四波爆發以來,不明源頭個案接近佔總體個案三分之一,這個比例就很不理想,不能接受。
用科技追蹤做不到,有沒有其他方法呢?有人又提出不如找警察,像查案一樣調查可不可以呢?從技術上這樣人肉追查,勞師動眾,似乎很笨,但要做應該還是有一定效果的。最新的風向傳出找警方協助,若然用查案式進行病理追蹤,這種手法在沙士時曾經用過,但在科技大躍進的今天,香港可能又算是創了先河。
轉軚強制自打嘴巴
用科技進行個案追蹤效益高,經常有爆笑金句的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似乎也轉了口風,指不排除會強制市民下載防疫程式。從公共行政的角度,任何措施都要考慮實效和形勢所需,為官者思維要有預見性,否則一味從眾,到最後為勢所逼才轉軚,就會變成自打嘴巴,兩面都不討好。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架勢堂」作者:齊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