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政府研改革區議會 徐英偉「失效論」揭序幕
01月12日
官場中人表示,政府評估區議會失效的原因是由於看不到區議會能正常運作,當中看不到區議員有專注解決地區事務,卻常藉議員身分搞政治活動,並常在會議當中侮辱官員,連疫情要為當區市民訂購口罩都要加政治口號,而舉辦地區活動卻鮮見。
至於檢視及調整的方向,據聞政府已有初步想法,昨日徐英偉批評區議會已失效是一個序幕,當局很可能於立法會在二月八日召開的民政事務委員會會議中作更詳細交代。政界中人估計,政府或研究是否要就「地區事務」作出清晰定義,以解決目前區議會不斷在會上提出政治議題而忽略地區民生事項的問題。
另一方向,可能研究調整地區撥款權,當中可研究地區舉辦活動等,是否允許直接向相關部門作申請。例如有約八十年歷史的大埔區龍舟賽,因區議會拒批撥款被逼取消,日後主辦單位或可透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申請,由署方直接批出地區康體活動的撥款。當然,這個做法亦須考慮如何做好監察機制,確保申請者不會報大數及將公帑用得其所。
此外,有建制議員獻計,期望政府往後能多重用分區委員會。其中立法會議員(區議會第二)、民建聯的周浩鼎在昨日的民政事務委員會會議提到,既然攬炒派區議員胡作非為、不務正業,覺得政府日後在研究政策措施時,可多諮詢其他社區人士,包括分區委員會,並非維持原來側重在區議會的工作。
同是民建聯的屯門東南分區委員會委員葉文斌認同,他說分區委員會由地區人士、社區服務工作者、教育界、非政府機構等多方面的代表組成,有一定代表性,意見亦貼近社會需要,「與區議會分別是只差張票」。他留意到有部門比以前更重視分區委員會,例如自己的委員會參觀區內骨灰龕場所時,獲食環署副署長親自接待,而以往分區委員會不會有高級官員到場講解。葉文斌認為,目前區議會專注政治議題,官員多到分區委員會容易聽到更多民生聲音,包括修橋補路事項、環境衞生及巴士綫的問題等,「區議會做唔好就要有人做。」
全文刊於《星島日報》「大棋盤」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