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近一年,大眾翹首以盼的疫苗最快本月到港,港府着手籌備疫苗接種安排。政府的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曾浩輝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透露,當局須待各藥廠提交疫苗的全盤數據,再交由專家審議,而預約打針及統計數據的電腦資訊系統,料於本月內準備就緒。曾浩輝提到疫苗數據仍有一定局限,包括未知打針後不病發、是否仍可傳染他人等,籲大眾勿過分迷信群體免疫概念,旁人接種不等於自己同受保護。他又認為港府抗疫工作做得不算差,承認有時措施或與市民期望有落差,「最重要係有提醒、有批評,你發覺係啱嘅就去改進」。記者 陳倩婷

政府擬於農曆新年後為市民接種新冠疫苗,惟至今仍未有任何一種疫苗獲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審批,政府透露專家委員會下周初將開會,檢視復星醫藥與德國藥廠BioNTech合作研發的mRNA疫苗的認可申請。顧問專家之一、香港社會醫學學院院長曾浩輝受訪時透露,專家將按疫苗的品質、安全性及效用數據作全盤考慮,「睇過放心先可以審批」。他又指,目前正架設電腦資訊系統,可供市民預約,亦用作統計疫苗接種數據,並提供疫苗資訊,系統料於本月內準備就緒,以便有充裕時間供市民預約,市民需同時預約打兩針的時段。

18區社區中心 每所日打2000針

接種安排方面,曾浩輝表示正與私營醫療機構洽談幾種合作模式,包括在十八區的社區接種中心,每所每日預計二千名市民接種,負責接種的醫護來自私營醫療系統,行政工作需調派公務員協助。另外亦會因應疫苗種類,可能安排市民在私家醫院或私家醫生診所內打針。

本港擬採購的三種疫苗中,預計BioNTech及中國科興各一百萬劑疫苗會先抵港,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藥廠的疫苗預計年中才抵港。科興疫苗於巴西的後期臨牀試驗結果出爐,整體有效率為百分之五十點三八,僅僅高於世界衞生組織要求的五成有效率門檻。曾浩輝指,預先採購協議有一定條件,「要佢過得到我哋審批關口,過唔到我哋唔會畀錢去買」,專家將仔細分析疫苗數據。

難就副作用個案設熔斷機制

近日有調查反映部分青年抗拒接種疫苗,曾浩輝對此不感意外,他提到外國一直有反接種群組,即使在香港亦不預期「所有人舉手打」。他重提二○○九年豬流感疫苗接種時,有人打針後現心肌炎、腦炎、難產等,市民擔憂乃人之常情,但查明個案與打針無關後,市民的信心及接種意欲慢慢回升,他又稱「打季節性流感針,內里嘅H1N1根本係豬流感嚟」,但現時已不再有人對流感針存疑。

新冠疫苗亦爆出有嚴重副作用的個案,曾浩輝說,牛津疫苗試驗時曾有兩至三人染上橫貫性脊髓炎,調查後發現一人原本已患多發性硬化症,另一人屬無打疫苗的對照組,反映副作用未必與打針有關。至於需否就出現副作用的個案設熔斷機制,他強調應以科學先行,需由專家逐一研究副作用與疫苗的關係再下判斷,「較難提供一個硬邦邦數字,過了就停接種」。

今次接種計畫屬自願性質,曾浩輝認為,強制打針涉及法律及人權問題,亦要有相當的市民支持,現階段應做好公眾教育讓市民了解疫苗好處,「佢肯畀隻手你先可以打」。

自發性誘因接種較可行

曾浩輝相信,有不少人如長者、長者的照顧員及長期病患者,基於健康因素願接種疫苗;而部分行業亦有可能因生計問題,願前往接種以吸引顧客,如餐飲業及公共交通業界。他笑言「就算我約朋友打牌,都想另外『三隻腳』已打針」,這些屬自發性的誘因。他認為若提供金錢誘因有收買他人之嫌,亦暫無數據證明可行。

要達至群體免疫需有約七成人口免疫,是否意味有七成人肯打針,社會就足夠保護?曾浩輝再以科學角度解構迷思,因新冠疫苗已知保護效用約三至六個月,但未知最長的保護期限,有可能一年後無再打針已失效;打針可減低發病率,但是否仍能感染他人尚有待釐清;加上若疫苗保護率只得七成,即使有七成人口打針,該批人並非百分百受保護。

曾浩輝提醒不應過分迷信群體免疫,群體免疫可減少大型爆發,但旁人打針不代表自己同受保護。他續稱,即使七成人口打針,不代表市民可除口罩、政府能撤走所有社交距離措施,料只有接種率高、確診個案下跌時,政府才會逐步有序放寬限制。

日前有專家聲稱疫苗可致肝腎衰竭後遭反駁,曾浩輝指「香港有不少專家,不止一個免疫學博士」,他認同錯誤的資訊往往流傳得較快,而坊間偶有對專家的質疑或屬對權威的挑戰,但專家只能盡快回應及澄清闢謠。

公眾提醒批評「啱就改進」

市民不信政府是不爭事實,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曾言,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致全民檢測意欲低。曾浩輝二○○三年曾參與沙士抗疫,他指社會面對歷來最慘烈疫症,政府同樣面對信任危機,立法會更就當局處理手法召開調查委員會。

不過曾浩輝認為政府一直學習及吸取經驗,今次亦以法例配合控疫。就病發率數字而言,香港雖比不上內地、台灣、紐西蘭等地,但仍較全球大部分地區低,抗疫表現不算差。他承認並非每樣政策甫推出已十全十美,個別措施或與市民期望有落差,但若批評的聲音對疫情有幫助就應該做,「最重要係有提醒、有批評,你發覺係啱嘅就去改進」,希望市民亦會逐漸感受到有進步。

全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