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了和女兒一齊看電影《女人香》(Scent of a Woman),女兒考問我:「如果你是男主角,你會出賣同學向學校告密嗎?」估不到之後朋友爭相問我如何作答。《女人香》是一齣一九九二年的荷里活電影,講述品學兼優的男主角目擊同學作弄老師,之後被學校要求做證人,否則會被踢出校及取消獎學金,而男主角為此陷入天人交戰。電影在當年頗受注目,年輕時候,朋友之間亦常以此為題互相討論,想不到數十年後又要再作答一次。

因為有了幾十年前的訓練,要回答女兒其實很容易:男主角和那位犯事的同學根本不熟悉,電影亦有交代那位同學即使出事,後果也不嚴重;事實上,那位同學真的犯了事,主角講事實是道德的,學校只是執行校規……所以向學校交代事實似乎是應有之義。但想深一層,女兒問這個問題,不是要一個標準答案,她問的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究竟甚麼是對?如何判斷?在現實該如何行事?我給她一個答案非常容易,但她照單全收後,真的解決了她的疑問嗎?

我那時意識到這是難得一次的價值觀教育機會,大門今次開啟了,下次未必就有機會,怎樣可以令她以後會繼續和我交流呢?我記得當時沒有告訴她答案,我只是問她:為甚麼有興趣問這個問題?原來她在某次學校面試中,有人問到這個問題。打蛇隨棍上,我問她如何作答,於是她興致勃勃地詳細講了當時的情況,之前她完成面試也沒有和我說那麼多。

在子女長大之前能夠有深入的溝通是值得珍惜的,一時三刻的標準答案或許很易,但水過鴨輩說了,她也未必全單照收,反而太快完結對話,下次就未必再有機會。下次子女問你問題時,不妨先聽聽他們怎麼說,別急着說教。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已經忘記當時有沒有回答,但我慶幸,她終於和我說羅賓.威廉斯,而不是一味說韓星了。

PeterSir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月19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