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開始,子女們終脫離網上課堂,重投實體學習。但有家長抱怨,本來從不上網的孩子,經過一年網上學習已變了另一個人。子女上網時,家長問他們話沒反應,被阻止上網就會非常激動。面對這情況,父母真的不知所措,有些會與子女起爭執,有些則採取放任態度,覺得子女長大後就會自然改善。

     筆者認為子女自制能力不足是沉迷網絡世界其中一個主因。「自制力」是一種能抗拒誘惑、理性抑制情緒和行為的能力。自制力高的孩子,為了得到更好的結果而有能力拒絕立時滿足,如他們能完成功課後才去玩樂;反之,自制力低的孩子,無法克制自己的行為,想發脾氣就馬上發脾氣,想上網時就要立即上網。故此,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強化自制動機:當父母發出指令時,需要耐心向子女解釋做或不做的原因及聆聽他們的需要。例如父母可向子女分享上網的好與壞,同時聆聽子女對上網的感受想法。通過真誠分享,孩子明白自制的好處,就能加強自律動機。

     給予選擇空間:當子女明白自制的好處,我們要給予他們一定的選擇及決定空間。讓子女在自由的情況下能為自己作出更好的選擇。例如子女與父母協商上網時數及原則,然後共同落實。讓孩子覺得他們是有份決定,不是被安排接受。如果他們能做到協定,我們可給予更多自由以表認同及鼓勵。

     善用正面期望:父母有時太擔心子女未能做到要求,故時刻緊盯他們。但這樣反而讓孩子覺得不被信任及尊重,即使努力控制自己也不會被認同,並覺得自制的責任是在父母身上。故當父母不看着他們時,他們更有理由不控制自己。其實父母應以信任期望孩子能做好自己,他們會因父母對自己的認同而更能自制,為了得到好結果,更願意抑制即時行為。

     盼望以上分享能幫助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對症下藥,更有方向處理子女沉迷網絡世界情況。(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6時)

凌婉君姑娘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凌婉君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3月2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