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下失業率持續上升,捉襟見肘的日子,影響情緒轉差。有機構社工表示,接觸到二千個失業個案中,有一半有情緒病需要跟進。有求助婦女因為工作處所受疫情影響而長期關閉,形同失業,精神倚靠的家人亦即將移民,焦慮及抑鬱症惡化。經過機構協助,參加社聯的「港講訴Time to Heal」計畫,獲得資助進行心理輔導才有好轉,機構認為當局不能忽視失業引致的情緒問題。

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阮淑茵表示,社區組織協會接獲二千個失業個案中,約有一千人需協助,而基層以外的求助個案都增加,「以前少接觸保險經紀求助,現時客人停供款,他收入大減。」她更形容不少人從「不是基層都變成基層」。

有人表明有自殺傾向

求助人Anita早年與丈夫離婚,由於工作忙碌,將獨力撫養的女兒轉交他人照顧,關係變得疏離。她一人三份兼職工作,每日數小時在辦公室及娛樂處所工作,不定期上班。受制於政府規定,表列處所曾長時間停業,她近乎失業,只餘一份工作支撐生活,每月收入由八千至九千元減至一半,需以積蓄過活。她視為支柱的女兒將移民,令她更感不安和擔心,要加藥控制情緒。

Anita向社區組織協會求助,轉介參加社聯「港講訴Time to Heal」計畫,該計畫支援在社會運動及疫情下心理及精神受創人士,她獲得七千元資助進行心理輔導,四次輔導後,情緒好轉。她認為計畫好有用,較長時間等候公院服務為好,不過資助快用完,料會停止輔導。

阮淑茵說,失業引致情緒焦慮及抑鬱,例如工時及收入下降,覺得自己「無用」,難以入睡,精神轉差,甚至有人表明有自殺傾向。Anita表示,希望政府為失業人士提供經濟及情緒支援,以免產生更多社會問題。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