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女兒剛入大學,每天跟他說起大學的生活,滔滔不絕。我問朋友女兒有沒有因為見到花花世界打算出Pool,朋友對此茫然不解。一經解釋,朋友才知是拍拖的意思,立即說要回家問問女兒。

聽見朋友如此緊張,我笑問他當年大學時拍拖有沒有告訴父母。時移世易,當年讀大學是一個成人身分,父母輩對我們拍拖普遍是毫不緊張,為甚麼到了我們做父母時卻又放心不下?是我們太緊張做了直升機父母而不覺,還是世界變得更複雜令十八歲的青少年未夠成熟應付?

如今做父母太難,社會愈趨複雜,拍拖的方式日新月異,我輩從前的經驗有多少還用得着?遠的不說,上網識朋友就是從前沒有的事。有研究(香港青年協會,2017)顯示,中學生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和上網認識對象的分別有百分之十九和十三點六,經過這年多的疫情,網上世界更為普遍,相信這個數字已經是低估了。如果子女有在網上識人,我們可以怎樣?即時批評責罰?若果如此,子女是否願意再和我們分享日常事?但默許呢,他們又會否被騙?

朋友問我如何處理,我沒有百分百有用的方式,只分享了自己的經驗。由小到大,我喜歡和女兒討論網上新聞,尤其是網上騙案。我記得有次跟她說到有人因為網上情緣被騙幾千萬,女兒奇怪為甚麼有錢人見過世面,會如此輕信陌生人,我把平日搜集得來的資料仔細和她分享,讓她知道騙徒們會好有耐性慢慢套料,令你防不勝防。潛移默化,最近我告訴她面書有陌生貌美女子加朋友,她即時反應是:「可能是男人!」我就知她對網上的警覺性甚高,被騙的機會大減。

用討論新聞的方法和子女談情說愛是容易的手法,重點是由初中開始,反正現在每天的愛情新聞千奇百怪,比小說更離奇,不愁沒題材。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6時)

Peter Sir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Peter Sir。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3月16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