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習】會通文史創新知
03月19日
首先,品析文學作品確實有助學子學習歷史。文學作品是最直接反映作家內心思緒、人生抱負的媒介。如王安石在《登飛來峰》提到:「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這兩聯反映出王安石勇於實踐政治理想,不怕「奸臣」譏評的決心。當然,換個角度來看,這首詩算是反映了王安石「剛愎自用」的一面。除了表達個人情感外,詩詞也有反映時代特色的作用。如劉禹錫的《蜀先主廟》提到:「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這兩句扼要歸納出蜀國的政治發展。劉備因諸葛亮而得以三分天下,卻因後主劉禪不思進取而衰敗。
由此可見,閱讀詩詞能加強讀者對該歷史人物的認識,對於了解史事自然有所增益。諸如詩詞等文學作品能簡潔、富感情地折射時代特色,相信這也是一個學習歷史的有趣方法。
然而,運用文學作品研習歷史時,學子需要留意文學作品的局限性。文學作家往往運用誇張或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作品的渲染力。因此,學子不能視之為「歷史材料」,只能以文學作品為引子,認識當時的時代背景。如魏晉時期的山水詩,或多或少反映出當時士族的清談和灑脫心態。而且,詩詞反映的是作者對於特定歷史事件的一己之見,或未有充分的史實支撐其說法。因此,以詩詞作為歷史材料時,需要留意其強烈的主觀性。順帶一提,所有的歷史材料都並非絕對客觀的。如明清的官方實錄、文人筆記、地方縣志等都有其局限。然而,「主觀」的歷史材料並不代表沒有任何用處的。
總的來說,學歷史的方法可謂琳瑯滿目、變化多端。學子在習史期間,不宜局限於教科書的內容。除了多看課外讀物外,貫通文史也是較有趣的習史方法。
張瑋宗
作者為青年史學家年獎2019得主,國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組委員,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3月19日教育版專欄「 學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