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持續下,不少市民都出現抗疫疲勞。香港紅十字會發表一項調查發現,逾七成受訪市民出現四項抗疫疲勞徵狀,會影響市民如何應對疫情。

今次調查在1月22日至2月9日期間以電話進行,成功訪問728名市民,分析出抗疫疲勞有17大元素,其中79.2%定時關注疫情資訊、71%認為是全球嚴重問題、70%認為染病後會嚴重影響健康、63%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為4大最突出表徵。

紅十字會分析發現,除抗疫疲勞的「情緒」和「認知」層面外,市民在疫情下面對的障礙及資源因素,都會影響個人防疫措施。而受訪者能夠獲得的健康知識及資源如口罩等,與受訪者會否跟從政府防疫措施有正面關係,意味提高市民對疫症認識、加強疫情資訊發布有助保持市民抗疫行為。

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暨心理支援服務主管張依勵博士表示,提高市民對疫症的認識、加強有關疫情資訊的交流及發布,都有助減緩抗疫疲勞現象。

紅十字會行政總裁暨秘書長蘇婉嫻認為,抗疫之路尚未見終點,每日都要進行防疫措施或會令人感到疲勞或沮喪,但如果有家人及朋友作出情緒上的支援、與自己分享防疫物資及資訊,都會令人感到自己並非孤軍作戰。她建議市民除了要做好個人防疫措施,亦可嘗試「每日傾傾3分鐘」,主動關心及幫助身邊的人及社區內弱勢社群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