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前年以象徵式一元借出元朗錦田江夏圍近四十三萬方呎土地,作為過渡性房屋,地皮毗鄰屬三級歷史建築的大宅,已有八十八年歷史,同樣由恒基持有。恒基近日首度開放大宅予傳媒參觀,現場所見,主樓裝飾採用中西合璧風格,其大門兩旁採仿羅馬石柱,整個大樓造工材料格外豐富。恒基地產主席李家誠表示,集團將會致力保留原有客家大宅的傳統特色,並希望加以活化,與毗鄰過渡性房屋連結成新的社區,為居民和區內弱勢社群提供適切的社區服務。

記者:杜展銘

該大宅建於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六年,由印尼華僑金商人仿僑所建,佔地約五萬三千方呎。日佔時期,附近的警署遭日軍破壞,該大宅隨之被臨時借用為八鄉警崗,至一九五三年新警署落成後,黃氏一家才重新搬返江夏圍。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主樓改用作廠房,並有租客遷入,可見大宅經歷了時代變遷。

門匾採用上海批盪

  恒基近日首度開放大宅予傳媒參觀,這座客家大宅,最突出的建築物就是主樓「源遠堂」。大門作為一家進出之處,最能夠顯出大宅氣派,門面裝飾中西合璧,造工材料格外豐富。大門上方的門匾,用上當年摩登的上海批盪作為飾面,「源遠堂」三個字更用上凸顯貴氣的金箔。比起一般水泥批盪或髹上油漆,源自西方的上海批盪更講究工藝,工人要先把石米混合英泥漿待至半乾,再以人手洗刷表面,讓石米外露,造出質感。

大宅原來主人黃仿僑是印尼華僑,從海外歸來後,在中式大宅融合不少西方元素,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大門兩旁的仿羅馬石柱,柱頂雕有兩隻栩栩如生的中式獅子。

恒基於一九九七年向黃氏家族購入大宅,及後一直保留至今。恒基地產主席李家誠表示,集團將會致力保留原有客家大宅的傳統特色,並希望加以活化,與毗鄰過渡性房屋連結成新的社區。

活化費用料過千萬

恒基執行董事黃浩明表示,現時集團正考慮整個保育方案,冀能在合符本地法例的情況下,盡可能保持大宅原有風貌,預料相關活化費用將會過千萬元,預計首階段復修工程將於明年第四季完成。他指,恒基過往於市區亦有提供用地興建過渡性房屋,亦了解居民需要,當中以小朋友的成長環境最受關注,因此亦需要提供相關補習服務,以及安排不同活動等,讓小朋友健康成長。

黃浩明稱,現時集團正研究多項保育方案,以及大宅未來的用途,當中考慮方向包括提供展覽場地,協助藝術發展,並讓其他團體開設文青咖啡店,及提供補習場地等,暫時仍未有最終定案。他指,大宅日後出租予其他團體,若從事商業活動,日後或考慮收費;同時亦擬向公眾收取小量入場費,以控制人流。他強調,即使日後或收到相關收入,預料亦會遠低於保育大宅及相關營運費用,集團考慮主要的方向,為提供場地予區內居民使用,提供多元化服務。

主樓兩層高,合共提供二十七家房,當中位於地下的房間,黃氏家族於上世紀五○年代曾出租予其他家庭使用。當時的租客,更包括曾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香港知名導演章國明。他於六至七歲期間,曾在此居住約兩年,近日從回故地,至今亦記憶猶深。他稱,當時由外婆照顧,因應居住新界租金較平,一家四口由城市遷入,與大宅內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現在回想亦相當愉快。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