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在河南省商丘夏邑縣,一名家長因路面塞車及雨季水浸問題影響在附近上學的兒子,遂出資約100萬元人民幣(約120萬港元)先後修建兩座行人天橋。此事引來內地網民討論,有人認為家長好心做好事,另一部分人就質疑家長「隨意」興建公共設施,做法或有不妥。當地政府亦就事件開腔,指家長依足規定申請,合情合理合法。

天橋位於河南商丘市夏邑縣實驗中學門前,該段馬路平日車流量巨大,上下課時間更會出現嚴重塞車,對學生們非常不便。此外,該路段由於位處低窪地帶,每逢踏入雨季都會出現渾濁的泥水,有時候積水還會淹上路邊的梯級,不少途經的學生要忍受鞋子濕上一整天的困境,甚至有孩子因來不及換鞋,導致雙腳皮膚都被泡至發白。

家長孟女士看到這種情況感到非常痛心,於是決定在學校門前自費修建了一座天橋,工程將近竣工,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

孟女士稱,出資建橋只為幫助當地學生「就是想幫助孩子們。」她亦沒有將此事告訴兒子,「怕他飄了。」

除這座天橋外,她同時還在夏邑縣第一初級中學門口也出資建了一座天橋,因該處的車流和車速更快,更不安全,而該天橋現正在打地基階段。

對於外界關注個人是否具有建橋的資質,孟女出示了所有相關手續以及各個部門的審批,她強調,建橋是為保障孩子的安全,故質量必須過關;自己已申請所有有需要的手續,並完成各個部門的審批。

至於夏邑縣政府亦回應當地傳媒查詢指,孟女士建橋屬於個人捐贈,出資建設的手續齊全,合規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