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2021】中文科考日本台灣作家篇章 教師稱選材着重學生閱讀面
04月29日
荃灣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會梁省德中學,中文科教師陳淑瑛指,閱讀卷首次選取翻譯文學,以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橘子》為題材,顯示重視學生閱讀面。她指取材與人生哲理有關,題型更是「萬變不離其宗」,例如要求考生以不多於四字形容作者態度,以前曾出現相似題型。不過她指值得留意,難度較高是要求考生分析作者對人生的看法,以及用甚麼手法去表達思想感情。
另一白話文再次出現徐國能的文章,今次採用《火車和橘子》,陳淑瑛指跟一四年曾出的篇章《第九味》風格一貫;不過今次文章內出現詩歌,「學生可當段落去理解,都是一貫的」。她認為全卷較深的題目,是第十六題,即問首兩篇篇章扣連,作者的「深意」為何,題目用來區分考生能力高低。而文言篇章《說苑·立節》,陳認為較直白,較多問內容理解。
至於閱讀卷甲部,陳淑瑛認為難度與去年相若,她指在問《論仁、論孝、論君子》的題目,考生大多懂回答「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她又指今年多出熱門篇章,如《逍遙遊》、《念奴嬌》等,問法直接,「雖然有就《念奴嬌》考問長題目,但該首詞本身的重點集中,考生不會感陌生。」
寫作卷方面,陳淑瑛預料較多學生選答談「知己」的敍事抒情題及「物質有利成長」的論說文這些「大路」題目。
她建議作答關於「知己」的敍事抒情題時,須以其他人物襯托,突出「知己」,而選取的事件深刻方可成為上等作品。而作答論說文時,考生應注意「成長」有多方面,不宜單提學業方面,例如個人發展和人際關係等。
至於圍繞「隱藏」的題目,陳淑瑛指或有考生誤以為解作「消失」,便未能對題,屬於不及格的作品;她認為較多生活經驗的同學適合答該題,否則要透過構想故事來完成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