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覺得自己行路時不順暢,有感兩腿走路時用力不平均,或者站立時雙腳高低不對稱,因而懷疑自己有長短腳的問題。

長短腳臨床上可分兩類:結構性及功能性

結構性長短腳,如先天性骨骼生長發育異常,或後天因股骨頭骨折、髖關節脫位或骨病變等,令下肢出現不對稱情況,引致長短腳。最常見是下肢曾出現骨折,在骨折癒合後,長度可能有變化,影響腿部長度。

功能性長短腳,如最常見的是因脊柱側彎、脊椎錯位、骨盤不對稱所導致的盤骨高低而出現的長短腳。

要知道有沒有長短腳,可通過量度恥骨與腳踝中間位置之間的長度,確定患者是否有長短腳。另外,也可通過X光作輔助診斷。若雙腿長度差距超過2至3cm,可能會影響患者步行時的步姿。透過觀察患者的來回步姿和單側鞋跟磨損的程度,也可略知一二。

治療方面,除了穿鞋墊或接受手術外,最重要是找出病因。註冊骨科中醫師甘澤民博士表示,在診症時,最常見的是功能性長短腳;由脊柱側彎、脊椎錯位、骨盆錯位引致的長短腳,都能通過中醫正骨手法,從根源矯正。另外,長短腳問題可引發其他關節痛症,常見的例如足底筋膜炎或骶髂關節疼痛等,若身體始感不適,應盡快求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