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近年氣炸鍋成為了香港人烹調的「新寵兒」,除了方便使用,部分更標榜無油煮食,經氣炸鍋「炸」食物比傳統油炸更健康。但是最近有研究指出氣炸鍋煮食會令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超標,到底氣炸鍋對健康是好是壞?今期營養師詳細講解。

產生梅納反應化學作用

氣炸鍋的賣點之一是標榜能夠用極少量的油,甚至無油「炸」食物,養和醫院營養師莫穎姍表示,其實氣炸鍋是利用熱空氣對流加熱,並將食物表面的水分蒸發。

她說:「氣炸鍋內有加熱器和排氣系統,其烹調的原理與焗爐相似,它們同樣是通過熱空氣在食物周圍循環,使食物快速均勻地受熱,並產生『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即食物中的蛋白質和糖分因為高溫而產生的化學作用,因此經氣炸鍋烹調的食物,能夠產生金黃色外皮和香脆口感,猶如經高溫油炸一樣。氣炸鍋的熱空氣對流相對更全面包圍食物,惟烹飪時間會比油炸方法長。」

較傳統油炸佳?

無油煮食當然是氣炸鍋的一大優點,莫穎姍說:「一般氣炸鍋烹調時只會在食物表面抹油,或使用食物本身的油脂,所以相對於傳統油炸食物,其油分可減少百分之五十至八十。以炸薯條為例,傳統油炸的方式,薯條的吸油量達到近百分之十五,但以氣炸鍋烹調,油量只有不足百分之零點一。食物的面積愈大,吸油量愈少,所以薯角的吸油量比粗薯條少,而幼薯條的吸油量則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