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學童】如果子女被校園欺凌......
05月11日
何謂欺凌?答案很簡單,是長時間不斷地受朋輩或同學,在言語或肢體上的騷擾甚至傷害。除了上述的實體欺凌,無形的網路欺凌同樣越來越嚴重。在網路世界,很多學童以為可以說出一些完全不需要負責任的言語去傷害或批判同學。以上的種種情況會令受欺凌的學童十分不安、甚至恐懼。長遠來說,更會令精神健康大受傷害,心理蒙上很大陰影,從此懼怕別人、害怕上學,影響學習。
從很多新聞報導得知,欺凌並不局限於學校,但為何校園欺凌較為常見?校園是一個便於欺凌的場景嗎?還是由於學校基於育人的關係,而將問題大事化小,甚至對犯事者網開一面?答案是否定的,沒錯,我們的確較少聽到有關職場的欺凌事件,但絕對不是不曾出現。只是成人或在職者往往會因為受薪或面子關係,未必會揭發事件,大不了便另謀高就。但學生卻不能隨便退學或轉校,若被人欺凌,的確是會很痛苦的。
人們常說,無比自卑變成無比自大。霸凌者的出現,背後一定有其原因。很多時候,霸凌者自己可能也曾遭受某程度上的欺凌,甚或是曾遇到長時間的壓迫。如果學童在家曾被父母冷嘲熱諷、負面對待甚至遭遇家庭暴力,又或在校受老師疏忽照顧、或遇見同學受欺凌,但老師沒有正確看待。種種錯誤的價值觀醞釀而成的負能量,如果學童無法宣洩,很大機會會變得自卑,走上自殘或成為另一位霸凌者之路。
很多時候欺凌別人的角色,往往都是曾經遭受別人欺凌的人。這樣的惡性循還令人心寒。要防止子女被欺凌,除了要多關顧他們的校園生活、保持良好溝通之外,亦要多從正面角度教導及對待子女,讓他們知道世事雖然難以盡如人意,但絕非沒有解難的方法。我們為師者,同樣亦應多了解每位學生,保持溝通及多聆聽他們的心聲。及早辨識問題,比出現欺凌個案後才輔導來得更有效。
將自己的「快樂」建築於他人身上,是可恥及卑鄙的。辦教育的,絕對不能因為不想小事化大,或害怕學校被報道而將校園欺凌置之不理。始終姑息可以養奸,我們為師者也要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對被欺凌者,一定要好好跟進,輔導其受創傷的心靈;對霸凌者,更加不能單靠懲罰,心理輔導及關懷同樣重要呢!
黃文龍
小學副校長
教育專欄「黃副校長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