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抑鬱症與大腦神經生長因子有關?專家為你拆解迷思
05月27日
人體神經系統內的神經細胞(Neuron)大約有一千億,佔人體消耗的熱量兩成。我們每天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由中樞神經系統(CNS)發號施令,當我們的意識受干擾、睡眠不足、情緒受困,神經系統便會降低效率,精神不集中,發出休息的訊號。神經系統有「可塑性」(Plasticity),隨累積經驗及不斷學習而改變,神經細胞之間溝通由「軸突」(Axon)及「樹突」(Dendrite)交織而成,通過傳導素(Neurotransmitter)調節訊息。專家發現不同精神病由傳導素異常而引發,當中例如血清素、腦腎上腺素、多巴胺、谷胺酸等等,而且特別是抑鬱症,故現今治療抑鬱症的藥物,主要是調節多種傳導素。醫生一般亦用「血清素藥物」來簡稱「抗抑鬱藥物」。
專家發現壓力(Distress)抑制大腦神經生長因子,阻礙神經細胞「軸突」與「樹突」正常生長,神經細胞慢慢枯萎,就像秋天落葉的樹木,神經細胞之間溝通不足,神經系統不能正常運作。反應緩慢、精神散渙、缺乏動力都是抑鬱症的主要症狀。近年大腦神經生長因子研究,病人學習減輕壓力、保持心境開朗、積極參與戶外活動都有助產生大腦神經生長因子,也是治療抑鬱症的最佳方法。治療抑鬱症藥物亦有新發展!最新的抗抑鬱藥物不但可以調節腦部多種傳導素,同時可提升神經生長因子大腦神經生長因子,讓腦內「軸突」及「樹突」回復正常運作,穩定情緒,減低復發機會。現在精神科專家建議治療抑鬱症藥物,由「抗抑鬱藥」(Antidepressant),更正為「情緒調節劑」(Mood Modu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