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研】理大研發仿生納米材料 能同時執行兩種新興癌症療法
05月31日
「仿生納米材料」由理大副校長(常務及學務)、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化學科技講座教授黃永德,於一八年起率領團隊研發,利用「披上」癌細胞膜「外皮」的超薄二維納米材料「鐵磷硒」製成,可偽裝成癌細胞,黏附在真正的癌細胞上。
團隊指,當納米材料「外皮」剝落,便會釋放阻隔癌細胞與免疫細胞結合的藥劑, 讓免疫細胞正常運作,攻擊癌細胞,即「免疫療法」;同時,因應「鐵磷硒」強光熱轉換效能的特性,可透過磁力共振、光聲成像及光熱成像,追蹤其所在位置,在癌細胞處以近紅外線照射,產生高達四十五度的熱能,直接殺死癌細胞,即「光熱治療」。
團隊把該材料,透過靜脈注射注入患有結腸癌的老鼠體內,發現只需注射十次、配以光熱治療,只消二十五日,接受治療的小鼠,其癌細胞較不作任何治療的小鼠,大幅縮小近五倍,而存活率亦較只接受「免疫療法」或「光熱治療」的小鼠高三倍多;同時,小鼠內臟亦無任何損傷。
該材料研究經費約二百萬,獲理大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協作研究金資助,惟受限近紅外線的穿透力,該材料目前只適用於,如皮膚癌、乳腺癌、子宮頸癌等淺層癌症,團隊指近紅外線相較其他射線安全,考慮對生物的影響,暫不會採用其他波長的射線,未來將集中研究納米材料長時間積存在生物體內的影響,及生物將其代謝出體外的時間,預計五年後可進行臨床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