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昨日發表研究報告,發現內地移民有助緩解本港人口老化及促進經濟轉型,惟新移民的身份經常被負面標籤,另有不少持高學歷的早期來港內地移民,並無在港長居。新移民張女士與港人結婚後,內地出生的兒子率先在二十二年前來港,她則苦等四年才獲批單程證。其丈夫本來從事家品批發,後因生意不景倒閉,加上丈夫當時已六十歲,經濟壓力由她獨自承擔。幸好張女士積極進修及尋找工作,過去十多年身兼家務助理及製衣零售批發店務員,雖然店鋪在上月不敵疫情倒閉,但她馬上轉攻兩份兼職工作,包括在非政府機構送飯。記者 何蘊姿

至於在十一年前獲批單程證赴港的戴女士,她憶述來港初期的生活尤為艱難,皆因新移民的身分難以覓得工作,「就算清潔也沒有經驗」。為了不依靠政府過活,她便依靠「掃街」累積工作經驗。戴女士認為部分港人對待新移民的態度並不友善,甚至曾因廣東話不標準,被喊話「回大陸啦」、「大陸婆」。經過多年辛勤付出,戴女士的兒子現時任職會計師,並成功「上樓」。她建議當局縮短單程證審批時間,讓年幼孩子盡早來港融入社區及接受教育。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席施麗珊指,內地新移民長期被負面標籤「由頭笠到落腳」,經常有人誤會他們依賴政府福利度日,強調不少新移民均腳踏實地工作。她期望社會各界可客觀審視新移民在香港的貢獻,政府亦應制定政策協助家庭團聚及融入社會。

對於內地移民受到歧視的情況,浸大團隊認為政府應積極保護受歧視群體的利益,包括探討在立法層面上限制歧視行為的可能性,以及多舉辦文化交流活動,讓雙方加深認識彼此文化。 

全文刊《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