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科大首屈一指單車風洞技術 全方位助李慧詩造車神
07月19日
三十四歲的李慧詩將於八月四日、五日率先出戰女子凱林賽,六日起連續三日鬥爭先賽。她在早前國家盃香港站等比賽已大舉使用經科大研發的單車設備,例如鞋套,以減低風阻。所謂響噹噹的「科大研發」,是體院一九年獲新鴻基地產發展執行董事郭基煇捐助六百萬港元,供單車隊跟科大展開運動空氣動力科研計畫,矢志提升車手在東奧的表現。
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張欣是計畫主理人之一,他過往曾於飛機製造公司空中巴士飛機噪音研究中心,以及前一級方程式(F1)車隊本田研究空氣動力學。他簡介整個空氣動力學設施主要分為三部分——台基、風洞以及中國超級電腦天河計算機。
坊間不難找到一些列明「經風洞研發」的單車設備,但張教授強調科大這個設施與別不同:「我們這個不單是風洞,所有數據是經首屈一指的超級電腦精密計算。最有挑戰的地方是,單車運動員不是飛機、賽車,他們騎行時姿勢不斷變化,氣流、風阻也會隨著姿勢有改變,就連頭髮也會影響風阻,但超級電腦也能得出準確而詳盡資料,找出減低最大風阻的方法。」張教授補充,李慧詩毋須每次測試也要現身,因為團隊已用3D打印機造出假人,放在單車上作測試。
經科大的反覆研究,港產品牌Champion System研發四件不同類型的港隊戰衣,名為「新速度連體服」,奧運時港隊可按項目選擇戰衣。根據測試數據,新速度連體服比傳統的連體服平均節省百分之二點五以上的功率,在瞬間決定勝負的短距離賽道賽事中,這差異是不容忽視。
李慧詩揚言,在科技支援下如虎添翼:「過往戰衣運用綫條讓風流走,今次則於承受較多風阻的部位使用不同物料,實驗證明可減低風阻。」張教授形容,李慧詩已是很強的天才,科技的幫助對她而言是錦上添花,能力愈高的人,才會顯出科技作用愈強大。
東京奧運漸近,上屆因「炒車」痛失奪牌機會的Sarah,終能在五環舞台捲土重來,她表示心情平穩:「可能今年太多事發生,疫情令大家沒有脾氣,現在大家像是落實東奧能順利舉辦,能夠參與一個那麼特別的奧運,已是奇蹟。我能以最佳狀態去參加,很感恩香港有這樣一個環境給我,只要我準備得好,對我來說就是成功的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