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我不要上大學
07月22日
只是不到一個月,Johnson又不肯上學了。「我不知讀書為了甚麼,讀書不是為了尋覓心中的好奇和興趣嗎?但這些年,我只知讀書是為了考試,我實在厭倦這種生活。學校教的電腦課程,我自學也相差不大!」他說。若果他真的肯找一份相關工作,邊做邊學,我覺得上不上大學就不是太重要了!
我想起幽默大師林語堂博士,讀到他的傳記時,知道他不鼓勵二女林太乙上正規大學。那個年代,大學生是天之驕子,不愁沒有好工作。林語堂認為知識唾手可得,只要有一部字典,不明白的地方去查看,就可以終身學習,根本不用上大學。結果林太乙中學畢業後,要邊教外國人國語,邊自修寫文章。
有趣的是,如果林語堂生在有互聯網的今天,幾乎可以一按鍵就能知天下事,相信他對學位和碩士博士銜頭,更嗤之以鼻。我很認同林語堂對教育的看法:「人生及學校工作之最重要動機,在於工作之快樂,以及知道這工作在社會之價值。依我看來,學校最重要的工作,在於啟發鞏固學生這種的靈機。」「我反對一種觀念:學校須直接教學生將來應世有用的知識及各種藝能。應世不是那麼簡單,可以由學校的專科訓練學得來的。」
做人處世,難免遇到不少困難逆境。中世紀時期,有一名叫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的人,他是個奴隸,腳行動不便。可能是這樣的處境,讓他發展出Stoicism的處世哲學。Stoicism本身代表堅定,他說到人生最重要的美德:智(practical wisdom)、義(justice)、勇(courage)、節(temperance)。
身體力行這四種美德,曾經幫助了很多人。人生不會一帆風順,能以智義勇節為我們安身立命,就能乘風破浪。
電郵:[email protected]
苗延琼
作者為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育有兩子。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7月22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