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疫苗改變基因機會近乎零 禤承恩盼擊退偽科學
08月09日
記者 陳倩婷 攝影 李睿哲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逾年,由檢測至疫苗研發引起的爭議未曾停止,部分爭論看似基於科學實證,但到了專家手中,頓成疑點重重的偽科學。mRNA疫苗早於研發階段已引人注目,源於mRNA疫苗是首次大規模應用於人體,而且研發時間不長,難證其後遺症。
疫苗打手臂只影響體細胞
最近有一說是,mRNA疫苗打進人體後可改變人類基因,甚至影響下一代,禤承恩承認難百分百否認其可能性:「做我們這行,不會輕易說不可能,但機會真是很微、很微、很微……」重要的事,他說了三次,「可能性是近乎零。」
他再以事論事,列舉三大提問:要改變基因,疫苗打入人體的mRNA量夠多嗎?mRNA要進入細胞核才能改變基因,有幾多mRNA可入核?疫苗打在手臂,理論上只影響到somatic cell(體細胞),如何影響到精子基因再禍延後代?「這個說法,我覺得有少少過火。」最近有項新研究,科學家將RNA放在斷鏈的DNA附近時,可用RNA去接駁以修復DNA損傷,但禤承恩強調該研究暫只能在人造環境發生,非自然而成,重申現有認知,因打疫苗而改變基因的機會,是近乎零。
全民檢測口水不會辨別基因
今次並非首現涉及DNA的誤解,去年本港推全民檢測,坊間有意見質疑政府收集市民DNA建數據庫,禤承恩當時曾受訪解釋,每啖口水中的基因很少;做檢測主要測病毒核酸而非人體基因;基因排序掌握到人種、疾病、突變,但無法認出你是誰:「除非已有基因資料庫,掌握了你父母的基因。」
該說的澄清,禤承恩一一說過,今日重提事件,他認為事件被複雜化、政治化,但他最想用科學角度看待:「可能科學家聲音太細。」他苦笑:「我們不是甚麼重要人物。」實驗室以外的環境千變萬化,每人心中各有信念,他點頭:「你永遠不能游說對面的人採納你的意見,氣氛是這樣。」他聳肩:「所以都幾無奈。」
自認是小人物的禤承恩,十年前開始屢獲青年學者獎項,獲選為研討頂尖領先研究的戈登會議聯席主席,被視為研究界新晉。禤領導的實驗室主力研究DNA損傷修復機制,致力找出提早診斷癌症的新方案,複雜的研究,他嘗試用簡單字句解釋:「DNA損傷後若未能修復,可能增加患癌機會,我們想找出哪些基因蛋白可幫助修復,或能以此為指標,測試病人有幾大機會患癌,甚至患哪種癌症。」
盼尋生物標記預測所有癌症
實驗室曾針對各種癌症做研究,望找出相關生物標記,不過禤承恩的目光不止於此:「我自己好ambitious(有野心),無指定哪種癌症,我最想就是做pan-cancer,找出一種標記可預測所有癌症。」不過他心知不止他一人想達成心願,無涯學海,需靠眾多學者一同遠征,「這是全球的共同付出。」
訪談中,他說得最多是「暫時」、「現階段」、「已知」,全因科學轉變速度太快,無法預估下一個里程碑。答話之間的不確定性極高,但在在反映學者的務實:「單看這刻,我們所知有限,要不停做研究才能了解更多。」
禤承恩在社交平台的自我介紹是「嚴謹守時的科學迷」,在綫下交談時,他談科研成果說得貼地,少用艱澀字句,聽來教人寬心。他笑言年輕時不愛說話,只顧專注研究,日漸發現研究過後仍須演說成果,要用一種他人明白的語言,「現在滔滔不絕,都是被工作逼出來。」
外國文化鼓勵討論及發聲
現時禤承恩要兼顧教學、研究與行政工作,在為生物醫學學院拍攝的宣傳片中,他覺得自己給予學生的第一印象是「認真、苛刻」,豈料學生的反響是「隨和、友善」,他略感驚訝,「我在外的『聲譽』是好chur(拚命)。」不過他平日會鼓勵學生挑戰自己:「我說的話未必全對,學生、特別是做研究的人,有責任學習分析對錯。」
禤承恩在香港出生,曾在本地、加拿大及英國就讀小學及中學,返港完成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之後到美國耶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那邊吸引了很多聰明的人,討論時會有很多新想法及得着,始終外國的文化較鼓勵討論及發聲。」
這位來自香港的聰明人遊走多地,○九年選擇落腳港大,「我覺得……○九年的時候覺得,始終香港感覺『似屋企』,會想貢獻予教育制度。」物轉星移,遊子曾考慮再出走,但要從頭建立實驗室不易,當下的決定是繼續留港:「之後的事無法預測,以後再算。」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