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今年三月,四川三星堆遺址公布新一輪考古發掘成果,出土的500餘件重要文物中,僅有「半張臉」的金面具殘片成為焦點。到今年四月,25歲的B站UP主「才疏學淺的才淺」(以下簡稱才淺),花費20萬元(人民幣,下同),用500克黃金,耗時15天,敲打數萬錘,用純手工方式「還原」了這副黃金面具。這不僅引來廣大網民的驚歎,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也開口叫才淺到三星堆上班修復文物。時隔4個月後,8月18日,才淺又花費25萬元探尋三星堆金杖製作工藝之謎,他按照自己的理解,「神還原」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杖。

據報,此次才淺製作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杖,是對兌現曾許下點讚數超過100萬的承諾。才淺指上次製作黃金面具的影片發布後不久,他就已經開始在準備製作金杖,從準備到把金杖製作出來,耗時4個月左右。

出土於三星堆遺址的金杖,長143厘米,直徑2.3厘米,重463克。金杖是用金條捶打成金皮後,再包捲在木杖上。金杖上還刻有箭、鳥、魚、人像等圖案。據專家分析,金杖極有可能是代表政治權利和宗教權利的權杖,極可能表現的是古蜀王中的「魚鳧王」。金杖出土時,裡面的木杖已經碳化,只剩外面一層金皮。

相較黃金面具,金杖的工藝更為複雜。才淺要先在金子中融入少量的銀,再經過漫長的捶打,把金條變成了長143厘米、寬7.2厘米、厚0.2到0.3厘米左右的金帶。

其後再「復刻」金杖上的紋路。他介紹,這種傳統工藝叫「鏨刻」,是用金屬做的鏨子和錘子,敲打在金屬表面,從而留下紋路。他注意到,三星堆金杖的紋路十分複雜,是在不到1毫米的方寸之間,鏨刻了兩條紋路,線條流暢互相平行,看上去彷彿是一條線。

為了完美還原製作工藝,才淺特意製作了一把牛骨刀,用來替代瑪瑙刀,以壓劃的手法,復刻這柄權杖的花紋。在製作最後,他考慮到當時古蜀人也可以製作的膠水,特意用魚泡做成魚鰾膠,將金帶粘在了一根樹棍上。

才淺按照自己的理解,花費4個月耗時25萬元,探尋三星堆金杖製作工藝之謎答案揭曉。同時,也復刻出了他心中金杖「原來的模樣」。才淺發布了製作影片後,連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官方微博也第一時間點讚,並表示「復刻工藝很棒,金杖本杖看了也忍不住要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