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我的未來(下)
09月01日
外界的感知是「食得鹹魚抵得渴」,一切都是自找的,也因為如此,在竭力當一個好的補習老師的時候,你只好將自己不快的感知變得遲鈍,因為回到了課室,你不能將情緒帶給學生。此外,還因為學生的感動。如果將這些年切割開來,苦甘交集,後者往往令人停駐回味。
寫過的文字、送過的禮物,這麼多年來,學生總讓你覺得教學之路總有得着、總可回味。而你會想,時間走得慢些吧,這些年輕的模樣值得你一再回顧。
但走過了就是走過了。一個新的章節,應該以十年作為段落標示。這也許不是「合」,但起碼是一篇文章的「轉」。
前行的路總是令人既畏且懼的,也總帶着很多的考慮。但老師之為老師,更應該告訴學生,甚至身體力行地讓他們知道,生活總有挑戰,在適當的時候,你應該果敢地縱身一躍,面前也許有個更好更遠的着陸,也許是深淵惡地,但生命應該是勇於活出自己理想的藍圖,而不能是單純的安逸。
我愛教學,我用十年時間說明了自己不但會教,而且喜歡教。我依然會做補習,我依然會是那個在課上用力燃燒自身的我。正如我承諾,不論在甚麼地方,我依然是我。
有學生問我如何是好。我想說,你們一定是我作出任何決定時最大的考慮。我不言休、也不言退,就是因為你們是我放不下的行李。
如果你執意追問,那麼,答應我,在我開辦常規課程之前,好好努力裝備自己,適當的時候,我會和大家再見,也絕不會讓大家失望。祝好!
電郵:[email protected]
林溢欣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中文科補習名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9月1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