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於2015年至去年期間聯同理大,為近1.3萬名當區長者驗眼,發現近8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內障。協會表示,部份長者對眼睛健康意識不高,因視力問題而增加跌倒風險,建議政府將眼科檢查納入基層醫療服務,令他們及早發現並矯正視力問題。

接受驗眼服務並發現有白內障的葵青區居民中,有579人獲轉介至眼科專科診所,百餘人經計劃資助到指定診所接受手術;另外亦有9%及7%人患黃斑病變及視網膜病變。

理大另外亦調查近8,900名接受檢查的年滿60歲的人,發現39%長者至少一隻眼有視障,即佩戴眼鏡後的日常視力差於6/18(相等於約125度近視),17%長者雙眼皆有視障,獲驗配眼鏡後,近7成人視力大幅改善,不需轉介至眼科專科診所。

有視光師指不少長者未作身體檢查,便在坊間購買度數不合的老花眼鏡,直到檢查後始知自己除有中度遠視、散光及老花問題外,更有輕微白內障、視網膜出血及血管滲漏問題,呼籲長者切勿掉以輕心,應及早檢查視力,改善生活質素,又指早期白內障能透過戴太陽眼鏡遮擋紫外線,減慢病情惡化。

協會指,現時基層醫療服務少有涵蓋眼科檢查及治療服務,不足以回應社會需求,眼科門診新症的輪候時間最長更達2年半,令白內障手術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增長至22個月,建議政府利用公私營合作,分流眼疾患者,避免病人等足2年半的時間,影響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