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牙周病和真菌感染等口腔疾病的成因,主要是致病細菌或真菌附著牙齒表面並形成生物膜群落。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和牙醫學院合作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納米鑽石對口腔致病生物膜有抑制作用,並有效對抗口腔内浮游的細菌等微生物病原體,具潛力發展為新一代抗菌劑。研究結果已於學術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刊登。

今次研究由電機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褚智勤,以及牙髓病學臨床助理教授聶燊朗共同擔任首席研究員。他們發現,經高壓高溫處理的納米鑽石,對幾種預選的口腔病原體,包括真菌(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和細菌(變異鏈球菌和牙齦卟琳單胞菌)的生物膜形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消除經已形成的生物膜也具有一定作用。納米粒子能操控病原體内的遺傳機制,防止它們附著在任何物質的表面,因而對生物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鑽石具有彈性表面和優異的生物相容性的特性,而納米鑽石已證實對人體無害。實驗成果不但有助理解納米鑽石和口腔病原體的關係,更顯示納米鑽石應用於臨床抗菌治療的巨大潛力,讓相關的臨床應用研究得以加快開展。

他們表示,研究成果可延伸應用於對付其他的感染,尤其是真菌感染。幼童和長者,愛滋病和糖尿病患者,以及需長期服用類固醇或進行癌症化療病人的免疫力較低,容易受真菌感染,由於真菌細胞與人體細胞非常相似,研發對人體無害的抗真菌劑,一直是科學家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