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由鄰舍輔導會主辦、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捐助的「『再喜步』重組家庭支援計劃」委託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於今年3月至9月期間向765位本地受訪者進行了兩項研究,以瞭解傳統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的心理健康和對家庭結構的看法。發現生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對適應重組家庭的生活有顯著幫助。

研究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結果顯示不同家庭結構的受訪者都有輕度焦慮傾向,並對生活略有不滿。然而,單親家庭受訪者的抗逆能力和生活滿意度,比傳統家庭及重組家庭受訪者顯著較低;而公眾對重組家庭的印象亦相對負面,甚至認為是發生家庭衝突的原因。

團隊指出,重組家庭中的子女的適應能力較弱,容易引發情緒問題,親社會行為較少,而女性出現朋輩問題亦較多。相比起同住的生父和繼父母,子女認為與同住生母的關係較好。年紀愈輕的重組家庭子女愈容易適應新的家庭生活,而在不同重組家庭類別中,繼父家人之間的關係較好。團隊向11位來自重組家庭的家長和7位子女進行面談,發現不論家長或子女,在重組家庭中的角色認同均面對障礙。

研究指出,家長認為其家庭角色模糊不清,在資源分配與新家人建立關係時也遇到困難,在處理家庭衝突的手法亦有差異。從子女的角度,更感覺成為親父母或繼父母的磨心,阻礙建立健康的家庭關係;部分子女也期望繼父母能擔任親父母的角色。在重組家庭中,子女出現自我標籤的情況也很普遍,部分子女更不知如何向其他人透露新家庭的身分。

輔導會總幹事馮綉文指出重組家庭面對各種挑戰,在華人傳統價值觀下自我標籤及抗拒求助的情況十分顯著,故需要社會提供更多支援及主動關心。計劃透過家庭嚮導員,鼓勵及陪伴重組家庭面對「角色混淆」及「繼關係」的複雜,透過家長個人訓練環節、子女藝術治療小組及家庭凝聚活動等,以提升家庭功能及早一步預防嚴重的家庭問題,並推動社會教育,消除社會大眾對重組家庭的負面印象。

港大學系高級研究幹事馮一雷指,加強親子之間的溝通有助子女適應重組家庭的生活,並就重組家庭服務提出在推動公共教育時,避免低估重組家人自我標籤的問題;重點關注重組家人關係建立及衝突管理;多加瞭解子女在新家庭建立過程中的期望及面對的挑戰,提供合適的支援及幫助。計劃2月在東涌開展,半年內已接觸40個重組家庭。

受訪者小娟(化名)與現丈夫均為第二段婚姻,同住的除了與共同女兒,還有來自丈夫與前妻的兒子。受訪者指她在生活上與繼子常有磨擦,但礙於繼母的身份未敢多加教管,而且又感覺丈夫並不支持自己,在情緒及生活上均感到孤獨及無助。參加後發現,其周遭也有不少處境相似的家庭同行。

社署助理署長彭潔玲表示,普遍受訪者都認同重組家庭需要更多社會的幫助及支援。社署過去數年亦增加資源以不同的模式為離異父母及子女提供身心上的支援及社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