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在她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計畫,昨天她出席電台節目時,被質疑為何不在任期初期提出,反而花了時間搞「土地大辯論」,她解釋,當年高鐵「一地兩檢」立法工作困難重重,差不多「搞到社會動亂」,「但最近不知不覺,立法會就通過他們舉手贊成皇崗口岸一地兩檢,作為行政機關看到現象這麼好,勢頭這麼好,點解唔乘勢而上、主動出擊?去做今次北部都會區呢?若果我三年前做,肯定係焦頭爛額。」

傳韓正叫停殯葬城

究竟林鄭何時興起「北部都會區」這個意念?時間可推回今年四月初,港府提出要在羅湖管制站旁的沙嶺公墓興建殯葬城,包括火葬場、殯儀館、骨灰安置所等設施,由於這個殯葬城鄰近深圳羅湖,令深圳大為反感,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亦猛烈炮轟,在立法會上當面質疑林鄭,指將殯葬城放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中心位置,批評當局是規劃失誤及荒謬,認為應重新揀選另一地方。但當時林鄭反駁,指殯葬城項目規劃已逾十年,強調「叫停項目影響好大」。這次罕有的建制派與林鄭交鋒之後,建制圈子就傳出,政府會優化計畫,反對議員亦暫時「收火」。

事件發生後大約兩個月,即今年六月,前規劃署署長凌嘉勤被「徵召」到創新辦出任規劃顧問。當時本欄就曾經預測,凌嘉勤進入創新辦,意味洪水橋至前海的鐵路計畫有可能落實。果然,四個月後,凌嘉勤主導的「北部都會區」出籠,而「殯葬城」亦遭叫停,只以花園形式保留骨灰安置所。

建都會區行會無獲諮詢

換言之,由「沙嶺殯葬城」爭議到「北部都會區」出籠,只有短短七個月時間,林鄭的施政思路為何會出現如此大變化呢?建制中有傳言,指在殯葬城爭議後個多星期,林鄭出席博鰲亞洲年會,與同出席年會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會晤,在該次會議後,殯葬城就「壽終正寢」。有建制中人更加相信,整個「北部都會區」的構想,是中央的意思,林鄭只是執行者。

另一知情建制中人則指出,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的確曾收到發展新界北的建議,並對此建議非常感興趣,但具體如何發展規劃,則是林鄭的構思。據悉,林鄭構思整個「北部都會區」計畫,以機密方式行事,即使她的內閣行政會議亦無被諮詢,直至《施政報告》公布前一日,林鄭才口頭上知會行會成員。

這個都會區計畫的願景在建制圈子中幾乎一致叫好,但亦有人批評計畫只有遠景,規劃論證亦粗疏,無力解決眼前中央非常關注的土地房屋問題,尤其是「北部都會區」連生態價值甚高的濕地亦建議發展,但卻堅拒發展生態價值較低而獲得建制派全面支持的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地,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杜良謀
大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