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創新計畫」(Global Education Innovation Initiative)是由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於二○一三年展開的跨國研究計畫,該計畫聯合世界各地學者和專業人士,以研究各國教育部門如何培養學生二十一世紀必備的未來能力為宗旨。
在瞬息萬變的年代,各國沉幾觀變、預測未來趨勢,而教育部門作為制定發展策略和推動教育改革的決策機構,肩負着培育社會棟梁的重要職能。根據「全球教育創新計畫」的研究發現,不少國家均認為必須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各項教育目標,例如由政府主導和參與課程內容改革,並與跨國組織合作,共享研究成果;落實課程大綱,設計嶄新的課程內容。其次,研究指出不少國家的教育仍以知識為本,佔主導地位,對人際關係和人文關懷等能力的關注不足。另外,有些國家強調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估,並主張老師對學生的表現負責;有些國家側重於培養老師的能力發展。
學校作為授業解惑的場所,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推動學生全人發展,孕育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人才。為了迎接未來挑戰、在社會擁有一席之地,學生須成為掌握未來知識及加以應用的人才,並擁有貢獻社會的抱負。故此,該計畫亦羅列了二十一世紀教育應具備的不同範疇:第一是培育個人內在質素,學生應擁有豐富多元的知識、開闊的思維,並有能力轉化及建構知識。第二是社群能力,包括領導才能、團隊協作、解難及動員能力。第三是認知能力,包括良好的資訊素養、創意和創新思維及行動力。第四是價值觀和態度,包括成長型心態,樂於面對挑戰。第五是積極、生動和自主的教學方案,例如通過實境教學法和混合教學法,打造更優良的學與教環境。
社會各界應對二十一世紀及未來教育的使命、挑戰、機會有所認識,並參與教育實踐。世界上不同角色的公民都應該是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的支持者,以專業教師作為核心,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網絡,才能全面地栽培我們的下一代。
李建文
作者為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逾廿載。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月19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原文標題為〈全球教育創新計畫〉。
延伸閱讀:
清貧學生樂觀面對疫情 分享琴聲予全校 伍少梅校長:師生同心無懼疫情
生涯規劃融入學科課程 伍少梅中學校長李建文: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