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日疫情嚴峻,確診數字連日破千,昨日更首破二千宗新增確診個案。由於涉及傳染性更高的變異病毒株個案不斷上升,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Omicron引致全球的死亡率仍遠高於流感,現階段仍不能只當Omicron是傷風、感冒、流感或風土病。梁子超建議當局應動員現已停課而可清空的學生宿舍、停駛中的郵輪及檢疫酒店等作為隔離設施,每日只需提供15000個單位,便能阻止病毒幾何級數上升,以免居家隔離令單位及樓宇內的人士互相傳播,而且當局亦應建立遙距醫療診斷評估系統,透過網絡及電話支援,把病情嚴重者分流入院,避免市民湧至急症室令「病房淪陷」。

梁子超指,毋庸置疑Delta比Omicron強,Omicron比Delta的入院率低三分之二,但美國Omicron的死亡數字卻比Delta的死亡數字多。現時Omicron病毒已有一定程度上減弱,對肺部影響減少,但對上呼吸道影響則逐漸增加,已接種疫苗或曾經感染新冠肺炎的市民,如再度受Omicron感染的情況更會好轉,入院率大幅降低。雖然Omicron起初病徵無異,但市民不應當Omicron只是輕微感冒,而感染Omicron五至七日後,病情仍然有機會急劇惡化。

而且Omicron引致全球的死亡率仍遠高於流感,故現階段仍不能只當Omicron是傷風、感冒、流感或風土病,長者接種疫苗率亦偏低,沒有接種疫苗的長者感染Omicron之死亡率相對高企。Omicron對現時的疫苗有高度「免疫逃逸」,即使在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Omicron仍可在數月內令當地六成人口受感染,短時間內在社會出現大量個案,可令醫療系統超出負荷。

梁子超表示,新冠肺炎初期八成確診者病況輕微,低於兩成確診者病況嚴重,隨著疫苗的出現及市民曾經感染新冠肺炎,病況嚴重比例不是特別高,一百名確診者內可能只有一名病況嚴重,香港20歲至60歲的人士整體疫苗接種率高達九成,接種兩針的人士亦高達八成四,只是長者疫苗接種率最差,而3歲以下的兒童未有適當的疫苗接種,整體治療需要並非特別高,但認為香港不能有效分流新冠肺炎確診者,才令現時「病房淪陷」。

由於大多數私營診所在多層樓宇內,通風情況不好,一旦有高風險的市民到訪診所,有機會對其他非新冠肺炎病人產生威脅,故梁子超認為香港政府應建立遙距醫療診斷評估系統,為市民提供網絡及電話支援,盡早按口述病徵作出診斷,安排速遞深喉唾液檢測,只分流病情嚴重者入院,避免市民湧至急症室,自然減少急症室內交叉感染的風險及醫療人員的工作。

梁子超亦認為新冠肺炎確診者需被隔離,但香港居住環境擠迫,居家隔離只會令疫情在家人間互相傳播,亦會在樓宇內橫向及垂直傳播,故每次圍封同一座樓宇均發現大量個案,經社區傳播後再令確診人數進一步上升。

梁子超認為當局應該動員一些居住宿舍、檢疫酒店、現已停課而可清空的學生宿舍、停駛中的郵輪,來作為隔離設施。假若每日新增2000宗確診者,病況輕微的人士平均只需隔離五至七日,每日只需15000個單位便能足夠支援,阻止病毒幾何級數上升。

法庭記者:劉曉曦

 

日期

當日總確診人數

涉及變種病毒株個案(包括Delta及Omicron)

無症狀感染個案

確診者死亡個案

2月1日

129

115

45

-

2月2日

116

98

31

-

2月3日

142

116

41

-

2月4日

131

126

22

-

2月5日

351

293

64

-

2月6日

342

312

32

-

2月7日

614

未有公佈*

48

-

2月8日

625

未有公佈*

24

-

2月9日

1161

未有公佈*

30

2(一位已打兩針科興、73歲Delta男患者,一位無打針76歲翁)

2月10日

986

(883宗Omicron)^

9

1(無打針,94歲Omicron女患者)

2月11日

1325

未有公佈*

12

2(86歲翁及88歲女)

2月12日

1514

1436

38

3(4歲男童、98歲翁及75歲翁)

2月13日

1347

未有公佈*

10

-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公報

*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表示,政府新聞公報由2月7日起不會再公布每宗個案的詳細情況,明言「因為都已經無咩意義」。

^網上資料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