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第5波疫情下重推晚市禁堂食,並預計持續至4月20日。不過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於美國疾控中心的《新發傳染病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學術月刊發表文章指出,當政府已限制食肆同枱顧客人數時,禁晚市堂食對控制疫情成效存疑。
文章提及,香港政府在第3、4波疫情時,對飲食業先後實施多項社交距離限制,包括關閉酒吧、限制同枱最高人數、縮短營業時間、禁止歌舞表演等。研究團隊分析發現,在第3、4波疫情爆發後,實施措施後病毒繁殖率分別由原本的1傳4.5人及3.1人,大幅減少至不足1人及約1人。不過當分析禁晚市堂食的成效時,就發現在對降低病毒繁殖率無明顯效果。
團隊認為,社交距離措施對遏止本港第3、4波疫情有重要作用,但基於經驗推斷,如果鼓勵食肆重開晚市,但要求維持人數限制,避免食客大量聚集,可能是一個合理的防控措施。
不過團隊表明,如果禁晚市堂食是較其他防疫措施更早推出,或是於疫情高發區域實行,仍不排除有效控制疫情。
團隊又指確診宗數上升、推行多項防疫措施增加市民警覺性等,都是令病毒繁殖率下降的相關因素,因數字的轉變本身來自市民行為習慣改變,例如市民主動減少到人多地方等。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