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持續爆發,早前明愛醫院被揭將數百袋醫療垃圾堆積在院外,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不少醫院相繼出現「垃圾山」,有承辦商大吐苦水,指公立醫院的醫療廢物量每日達一百噸,即使一日出車八次、增聘一倍人手也清不完。另一邊廂,焚化醫療廢物的廢物處理中心亦不勝負荷。當局日前更改指引,將確診者的保護衣、紙巾等改列一般廢物,毋須再用「紅膠袋」處理,與現時居家檢疫確診者所棄置的垃圾一樣,有醫生指病者的物件仍具傳播性,當局做法欠理想,背後造成的隱憂不可忽視。記者 林家希 關英傑

公立醫院近日出現一座座由紅色膠袋組成的「垃圾山」,內里裝滿具傳染性的醫療廢物,積存或增加傳播風險。香港廢物處理業協會會長譚志華向《星島日報》透露,疫情前全港每日公立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約十五噸,近期暴增至每日一百噸,當中屯門醫院每日廢物量達二十五噸,估計為全港最多,「某個共有十三座的屋苑每日棄置的一般垃圾大約裝滿四十桶,但屯門醫院光是醫療廢物量竟有九十桶,同事由朝做到晚,出八次車先清完。」

屯院每日出車八次

政府對醫療廢物管理嚴格,只准認可承辦商處理,目前全港共有九家持牌醫療廢物收集商。香港及新界區公立醫院的醫療廢物承辦商為輝然環保服務有限公司,九龍區則由衛龍廢料處理有限公司負責。身兼輝然負責人的譚志華說,以往出一次車可運載兩至三所醫院的廢物,現時醫療廢物比以往上升約六倍,一所醫院要出四至六次車,即使近期額外增聘一倍人手,但面對醫療廢物激增,員工平均每日加班一個半小時也清不完。

有伊利沙伯醫院內科病房男護士指,過去每日該院要棄置的醫療廢物只有八至十桶,承辦商一般於下午四時收集,清潔工須提前一小時將各病房用紅色袋盛載的醫療廢物送到垃圾站,他指大爆疫下多所龍頭醫院出現醫療廢物堆積的混亂情況,是入行多年罕見。

疫下醫療廢物急增近二千噸

根據《廢物處置條例》,有六類物料可被界定為醫療廢物,包括經使用或受污染利器如針筒、化驗所廢物、人體和動物組織、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感染的傳染性物料、沾有血液的敷料及其他廢物,當中除了利器及人體和動物組織外,其他四類須以無滲透及無破損的的紅色厚質膠袋或塑膠桶盛載。

過去兩年疫情爆發,本港醫療廢物激增,環保署指,一九年本港的醫療廢物為二千六百五十三噸,當中一千七百多噸來自公立醫院及政府診所,二○年疫症出現,醫療廢物數量急升至逾四千噸,當中約二千四百噸來自公院及政府診所,去年整體醫療廢物數量再升五百噸,公院等醫療廢物數量亦上升近一百噸,業界估計第五波疫情大爆發下,今年醫療廢物量勢激增。

醫管局:額外加派承辦商收集

醫管局回覆查詢時,未有回應近日醫療廢物增加數量,但指入院病人數量大增,醫療廢物以倍增加,已安排承辦商加快清理醫療廢物,亦額外加派承辦商處理積壓的醫療廢物,部分醫院早前亦已加裝設施,加大醫院處理醫療廢物的數量。

碧瑤廢物處理及回收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被要求提供支援處的承辦商,碧瑤綠色集團代表指,目前為兩所公立醫院提供每日兩次的額外醫療廢物收集服務,為應對相關服務,已培訓工作人員,今年內公司收集醫療廢物能力提升約三成。

焚化中心爆煲 逾70噸醫療廢物待燒

倍增的醫療廢物,不僅承辦商叫苦,廢物處理中心也吃不消。現時全港的醫療廢物,均被運送至青衣化學廢物處理中心焚化,每日最多可處理二十四噸醫療廢物,但近期公立醫院每天產生百噸醫療廢物,有逾七十噸未能焚化。知情人士透露,該中心的焚化爐每日處理容量最高只能增至三十噸,超出或構成危險,「全港只有青衣的廢物處理中心可焚化『紅袋』,但焚化量有限且難以提升。」

環保署指,過去兩星期分別有一百一十六噸及一百三十二噸醫療廢物以焚化方法處理,青衣化學廢物處理中心去年共處理四千五百二十一噸醫療廢物,當中有二千五百七十噸來自公立醫院及政府診所,並指因應近期醫療廢物增加,署方已啟動可接受醫療廢物的新界西堆填區處理醫療廢物。

面對清不完的醫療廢物,譚志華指,一般廢物可用較大型且配備壓縮功能的垃圾車運走,但醫療廢物須以人手逐袋搬運、不能壓縮,導致運載需時,即使多加人手、車輛處理亦跟不上確診者增加的速度。他慨歎,○三年SARS期間,收集公院醫療廢物的承辦公司以高風險為由停止服務,現時處理的垃圾數量早已超出合約範圍。

改列一般廢物有播毒隱憂

就近日多所醫院出現醫療廢物垃圾山,衞生防護中心日前悄悄更改相關廢物處置指引,將原本列為醫療廢物的確診者保護衣、紙巾、食物殘渣、餐盒等改為一般廢物,毋須再用「紅膠袋」處理,改用黑膠袋處理。譚志華歡迎當局的做法,因為在確診及入院病人暴增下,醫療廢物太多無法處理,今次「改例」可望減少三分一垃圾量。有公立醫院護士則指,日前才收到新通知即日實施,他指這其實只是回復以前做法,因為過去普通病人的紙巾等只列一般垃圾放進黑膠袋處置,相信新做法不會增加醫護人員工作量。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當局將新冠肺炎確診者的保護衣及使用過的紙巾列為醫療廢物,是疫情之初擔心這些物品有高度傳染性的高規格預防措施,但兩年下來研究發現Omicron變種病毒主要經空氣及飛沫傳播,今次修例雖可理解,但認為做法欠理想,因為含有確診者口水鼻涕的物品亦有機會透過接觸傳播病毒,所以這類垃圾若要當家居垃圾處理,先要作出妥善處理,如用獨立膠袋包好,杜絕其他人接觸感染。

《星島日報》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