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Next

政府日前宣布優化新一輪「保就業」計畫,包括讓持有強積金戶口的自僱人士及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士作出申請,惟這看似放寬了的政策卻引來批評。有長者僱員直斥做法「離地」,指草根階層多在退休年齡取消戶口領回強積金,擔心因無法申領補貼而被公司解僱;亦有大部分員工為長者的微型企業,批評新政排除無強積金戶口的僱員,對「瀕死」的小公司落井下石,期望當局慎重考慮,容許以其他工作證明替代。記者林家希 關英傑

政府向「防疫抗疫基金」注資四百三十億元,推出「二○二二保就業」計畫,向受疫情直接及間接影響的行業,提供三個月工資補貼。計畫預計本月下旬接受申請,爭取在下月發放首批資助。政府估計將有十六萬僱主、一百六十萬僱員及十四萬自僱人士受惠。不過,有不同行業反映,行內不少零散工和六十五歲以上工友,沒有開立強積金戶口,令部分公司未能受惠。

食物進口商批政府落井下石

有從外地入口麵粉和豬油的食物進口商,連同老闆在內只有三位人員,其中兩位六十八歲,最「年輕」的也已六十二歲。有人員坦言,疫情下全球貨運價格急升,入口價持續攀升,以其公司入口的西班牙產豬油為例,一個貨櫃升價近二十萬,只能向客戶加價近二百元,「客人走得七七八八,業主又加租,就嚟連糧都冇得出。」

他直言,「保就業」是微型企業的「救命草」,無奈計畫卻將無開設強積金戶口的僱員排除在外,「政府的做法如同落井下石。」他苦笑說,不解為何要強逼長者必須有強積金保留戶口,「我哋啲草根階層唔似得啲官員咁大富大貴,一到六十五歲就會即刻拎番晒啲錢出嚟」,又批評政府「離地」,指有其他方式可作工作證明,如公司出糧戶口的月結單,及為員工購買勞保的單據等,「寧願審核時間變長,也希望容許採納其他工作證明。」

有小型企業指「保就業」如「救命草」,但政府要求年長僱員有強積金戶口的做法「離地」。
有小型企業指「保就業」如「救命草」,但政府要求年長僱員有強積金戶口的做法「離地」。

恐積金虧損 65歲即全數取回

六十七歲的方叔,在一間醫務化驗所任職送件員,提到公司的送件員平均年齡約五十歲,連他在內有三名六十五歲以上員工。原任職運輸業的他,六十五歲退休時適逢疫情初期,因擔心日後強積金虧損,選擇全數取回,並取消戶口,及至休息近一年後再度就業,但無重新供款強積金。

方叔坦言,今年初公司一度傳出精簡人手,但未幾第五波疫情來襲,生意暴漲,裁員計畫被擱置。他慨歎,擔心疫情緩和後,公司會開始裁員,「『保就業』係個好藉口,如果真係被炒,係咪政府負責先?」

過去在保安及物業管理行業,便曾發生懷疑因無法領「保就業」而遭無理解僱的個案。香港護衞及物業管理從業員總會秘書溫先生指,業內較常聘用六十五歲以上人士,但該類工友普遍沒有開設強積金戶口。他透露在二○年第一輪「保就業」推行時,曾接獲數名工友指,突遭上司解僱,「工友無犯錯,無接獲警告,事後懷疑與令僱主無法申請『保就業』有關。」他正留意會否有同類事件發生,呼籲工友若遭無理解僱,要主動求助。

疑因無法領保就業遭解僱

勞僱會勞方委員、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副主席譚金蓮指出,現行強積金法例並無要求六十五歲以上僱員參與強制性供款,但政府卻以此作為申請「保就業」的工作證明,不排除有僱主認為申請強積金的手續麻煩,與其聘請未必可長時間為公司服務的長者,倒不如將同樣的時間投放在年輕僱員身上,「變相降低六十五歲以上人士被僱用的可能性。」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也說,政府過去多番強調鼓勵長者就業,但現時做法或令僱主有所顧慮,如因應未來疫情可能再爆發,不願意聘請六十五歲以上員工,或令面臨經濟危機的公司解僱六十五歲以上員工,並聘請更年輕的人員替代,「當局不明白現時很多工種都有聘請長者,但大部分僱主都沒有為他們開設強積金戶口,就算僱主肯供,僱員亦未必願意,不想蝕管理費。」

料數萬工友無強積金戶口

除了六十五歲以上人士,零散工亦多數不會開立強積金戶口。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指,環保、保安和清潔行業聘用不少在不同公司短暫工作的零散工,不少公司看中聘用他們不用負擔勞工保障。另有保安業的相關工會指出,業內往往聘用零散工做替更,以十二小時計算,保安公司就每名替更的日薪支出可達一千元,但無法就相關支出申請「保就業」。

立法會議員、勞聯主席林振昇估計,無強積金戶口的工友估計達數萬人,指雖然「保就業」相較上一次已更完善,但對措施仍有疑慮,特別是為僱員開戶需時,擔心未能趕上「保就業」申請截止日期,建議政府採先交表、後補交戶口證明的方式,並認為當局應表明僱主和僱員在開立強積金戶口後,是否需要重新供款,還是只要開戶、未供款也可。

楊永杰則質疑,政府在同為「防疫抗疫基金」下的「臨時失業支援」計畫,容許沒有強積金戶口的市民以自述書聲明作替代,另在「餐飲處所(社交距離)資助計畫」,接受僱主提交核數報告證明僱員人數,「為何『保就業』就不可以?」他批評政府為求方便,維持過去的審核方式,不願意對相關計畫作出修正,重申政府有心「保就業」,應採用自述書聲明、核數報告、出糧紀錄,甚至勞保等方式,作為聘請僱員數量的佐證。

全文刊《星島》「每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