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香港史部分的初中中史科課程,九月推行至中三。有通過教育局評審,獲評為「引用資料及數據適切和準確」的新版中史科教科書,被發現香港史內容多處錯漏,不僅倒掛特區區旗,一幅日軍侵港地圖更出現多處戰後才建成的基建地標。教育局以保密為由,未回應審書階段有否發現錯誤,強調課本是出版社編寫,當局不會「逐字逐句」校對;出版社則解釋樣書為「有待更正版本」,正式出售前,將再交當局專業評審。
記者 梁子健
修訂後的初中中史科課程,中三新增香港淪陷及抗日活動、回歸及特區成立和發展概況等課題。在六套新版中史科教科書樣書中,本報發現個別課本在香港史部分,內容有明顯錯誤。有出版社在香港回歸的部分,展示倒掛的特區區旗,其中更把倒掛區旗與區徽並列,可見兩者中央的動態紫荊花圖案,有明顯不同。
兩書展示倒掛區旗
在香港淪陷的部分,該教科書展示一幅日軍攻港路綫的地圖,不僅把持續十八天,在一九四一年聖誕節結束的戰事,誤稱為「至一九四二年」,地圖更同時出現戰前與戰後的地貌,包括啟德機場新跑道、萬宜水庫、南丫發電廠,甚至二千年後興建的中環至灣仔填海等現代基建,在地圖清晰可辨。
該書的歷史資料亦不準確,包括誤稱赤柱軍人墳場安葬「在香港保衞戰中犧牲的英軍服務團」成員;誤把時任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認作港督楊慕琦(見附表)。其他出版社的教科書亦有零星錯誤,包括把戰後在港督府(今禮賓府)出席受降儀式的美軍代表,誤認為英國海軍少將夏;把「港澳自由行」誤寫為「港澳同胞自由行」等。
過審獲評「資料準確」
樣本教科書封面雖註明「有待更正版本」,但根據「適用書目表」,各新版教科書在二○年三月已通過評審,涉事教科書更獲當局給予「引用資料及數據適切和準確」、「語文清晰及準確」等評語。據悉,課本通過評審後,當局發出俗稱「黃榜」的評審報告,列出「必須更正」及「有待改善」部分,出版社須在三至四個月內呈交課本修訂稿;當局課本評審小組過去兩年亦就香港史內容,多次與出版社覆檢,但在層層把關之下,卻有教科書仍被發現內容多處錯漏。
本報向教育局查詢,相關錯誤有否在「黃榜」找出,但當局以保密為由拒絕回應,僅指出版社有責任「於送審前」完成所有校對工作,確保正確無誤,並查證和核實課本內容的準確性。在收到評審報告後,出版社亦應重新通盤細閱送審的課本,相應修正。
教局:不會逐字校對
書中倒掛區旗等明顯錯誤不少,仍順利通過審查,並在「適用書目表」獲正面評語,當局無解釋原因,亦無正面回應課本評審小組有否失職,但指評審課本「絕非代出版社編寫課本及逐字逐句進行校對」,過程亦是「審慎認真,按專業和同理心進行」;同時強調課本質素會影響學生學習,「要求自當嚴謹」,如有任何錯誤,出版社應盡快以可行方法更正。
至於涉事出版社則回應指,樣書屬「有待更正版本」,內容仍在不斷完善,在正式出售課本前,會再交當局專業評審,確保課本精確完善,適合教學用途;又強調作者是資深中史科教師,亦有香港史專家擔任顧問,而編輯團隊均是歷史系本科出身,具有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