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立和發展概況」首次列入初中中史科課程,作為中三生必修的「預期學習內容」之一。在通過評審的新版教科書,對於回歸後發展均相當簡略,對政制發展着墨不多,有課本僅引用《基本法》指港人集會及遊行等權利獲得保障,全部教科書均無提及「佔領中環」等事件。

修訂後的中史科課程,在中三「改革開放政策」課題新增香港回歸相關議題,包括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歷程、《基本法》制定、回歸及特區成立和發展概況等。對於回歸後的本港發展概況,六套通過審查的教科書,均無提到「佔中」等政治爭議,而政制發展方面的描述,各教科書差異亦大。


引《基本法》條文解釋

現代教育研究社旗下兩套教科書,僅提到特區成立後落實「一國兩制」及「港人治港」,政府按照《基本法》循序漸進原則,改革選舉制度,沒有交代細節。香港教育圖書亦敍述相若,指「社會各界一直關注」特首和立法會議員的產生方法。

各套教科書中,以雅集《新編中國史旅程》着墨較多,提到回歸後有不少政治事件引起爭議,包括《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政制發展等,「港人對政治的關注及參與比回歸前大為提高」。

至於齡記的《新探索中國史》提到○二年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確保施政「有效地回應社會發展的訴求」;旗下另一冊《亮點中國史》雖無提政治發展,但指貧富懸殊等問題「致社會上不時有反對政府的聲音」。

新版教科書均提到○三年「沙士」疫情後,本港經濟蕭條,其後內地與香港簽署《CEPA》、落實內地居民港澳自由行等,本地經濟得以振興,個別教科書更提到港珠澳大橋與廣深港高鐵通車,加強與內地聯繫。雅集及齡記的《亮點》,均有提到水貨客、「雙非」等負面影響。

記者梁子健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