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一個小組中討論和孩子的相處模式。
本來興高采烈的分享,突然有位媽媽嗚咽起來,想起最近自己生氣時,控制不住情緒,讓自己如見仇敵般盯着孩子;又會變成一頭獅子向孩子吼叫;亦會變為機關槍,把生氣的話語重複又重複地向孩子發射。例如:「你話你有咩用?」、「你點可以咁蠢?」、「你再係咁,我唔要你㗎啦!」、「你信唔信我掉你出門口?」,在場的媽媽聽著聽著,想起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淚水都從眼眶一湧而出。
我們深知雖然只是一瞬間的動怒,但兇狠的表情和無心之失的說話,會讓孩子牢牢記在心內,影響安全感、降低自尊感、長時間這樣的相處不單破壞親子關係、甚至有機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
相信世上的父母也想溫柔地和孩子對話,無憂無慮地和孩子盡情投入玩耍,可以將一切煩擾放下。而現實中,有千百種事情令人容易情緒爆發,不論全職還是半職的爸媽,總會有自己的感受、情緒和壓力。
我們在理想與現實中應該要如何平衡呢?
解說:
家長愛錫孩子,希望把大部份時間投放在孩子身上是正常不過的事,但若然過於傾重在孩子身上,家長便會被困於照顧的壓力裏,漸漸會覺得休息和私人社交時間是奢侈品,處於日積月累的身心疲勞狀態下,即使面對一些芝麻綠豆的小挑戰,也會暴跳如雷。
維持平穩的情緒有助我們理性地針對行為進行管教,有效令孩子明白「這是壞行為」,而非「你是個壞孩子」。同時讓他們從中學習到正確地表達和處理生氣或不滿情緒的方式。
建議家長需要每天預留10分鐘以上的時間,讓自己做喜歡的事情、讓自己可以放鬆或疏導情緒,例如:看電影、上網、為自己打扮等,善待自己有助保持身心平穩的狀態。
點‧醒‧家長
-日常練習
‧每日梳理情緒,安排自由時間給自己
‧與伴侶商量分擔工作和責任
-情緒爆發時
‧停一停,暫離現場
‧先平靜,後管教
如察覺情緒經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不妨找專業人士諮詢輔助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資深註冊社工梁佩欣提供
@2022 Healthy Seed
慈慧幼苗授權轉載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