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盛夏,天氣總是反覆無常——一時淅瀝多雨,一時晴空萬里;而面對「放榜」,則總是有人愁雲慘霧,有人喜上眉梢。不論是公開試或是中小學派位,我們總不能保證每位都能得到滿意的成績或「最好」的結果。不過,作為莘莘學子的家長,我們能夠成為他們的同行者,陪伴他們過渡每個成長「交叉點」,讓他們即使經歷挫折,亦能以正向情緒面對,並從中獲得成長的養分。
每到「放榜」,除了孩子會為此而煩惱,不少家長也會為此而緊張,甚至比他們更為焦慮。無疑地,對方愈是與自己親密,我們愈難讓自己以平靜的心、以客觀和不批判的態度傾聽他們的需要。然而,這些情緒上的轉變也可能會影響到對孩子的回應,甚至會讓本來已飽受壓力的孩子「雪上加霜」。因此,我們打算關心孩子時,必先注意自己的情緒,然後暫時放下自己的意見和評價,再以尊重的態度聆聽。如果孩子能感到被接納和了解,相信父母不會對自己的想法作出負面評價,便會讓他們有較放心的感覺分享自己的情況和感受。
家長應將着眼點放於「現在」,而非「過去」和「將來」。當我們太着緊子女的成果時,或會說出一些令子女難受的說話,如翻舊帳:「都叫咗你要……㗎啦」,或對未來過分負面:「你揀呢所學校/呢一科邊有用㗎」,這類想法和說話只會加添子女的壓力,亦不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支持,甚至拉遠親子距離。因此,我們可在放榜前與子女做好準備及部署,一同於網上搜尋升學資訊,懷着「有商有量」的開放態度,計畫各種結果下的出路,如更改課程選擇和安排叩門等。放榜後,子女或會擔心新環境的適應問題,因此我們可與他們一起了解該校的文化、背景,以至課程特色及課外活動等資訊,以減低對新環境的焦慮。
其實,我們是一把傘子,晴時為他們遮陰,陰時為他們擋雨。面對成長中的每個高低跌宕,我們總會在孩子的身邊,給予他們支持。「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生命少不免會出現順流和逆流,但如果孩子能得到父母的多一份支持,相信他們便會更有信心,迎來未來的新挑戰。
(歡迎讀者就有關內容,致電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熱綫:2402 9230,查詢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6時)
本欄由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及嘉賓輪流執筆,與讀者分享親職教育經驗;本文作者為黃筠媛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6月14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原文標題為〈成為孩子的同行者〉。
延伸閱讀: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